——阜南县第七小学集团化办学之路纪实
为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阜南县第七小学(以下简称阜南七小)接管了原项集小学为分校,后更改为阜南七小新校区。
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分享文化的引领下,阜南县第七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七小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推进,教师流动起到了“分享源”的作用,有力促进“分享文化”的传播;教育集团新征土地30亩,建有标准体育场一个,教学楼两栋、综合楼一栋,设立食堂,享受农村学生营养餐。并设立一个阜南县第七小学附属幼儿园。新校区继续秉承七小体育校园、科技校园、书香校园、文艺校园、数字化校园五大办学特色,促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者。两年来,全体七小人坚实地走在分享教育研究的道路上。
分享成为一种内化的自觉
七小教育集团在“分享文化”引领下,积极践行“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的分享教育哲学。阜南七小的每位管理者利用集会、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积极传播分享教育的内涵、思想;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流动的教师努力“做吸纳的树、成分享的源”,用实际行动让新校区、成员校的师生们感受到七小品质。交流骨干教师覆盖各年级起始学科加速了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分享文化的快速融合。
另外,教育集团年度加强对分校外树形象,内修涵养。两年来,校委会充分考虑集团不同校区的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分析,确定各自不同的年度管理重点,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并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让两校区教师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分享,就像流淌在集团血液中的血,弥散在校区里的空气,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自觉、一种基因。
管理成为一种自觉的提升
两年来,七小教育集团努力做好这样几件事:强化一体、学习提升、创新标准。
集团管理更加重视和强化所有管理者的集团整体思考的意识。集团中层管理岗位立足集团整体设计,通盘考虑,确保了集团办学的七小品质。一周一次的集团行政会议全体教师参加,既是交流分享,也是彼此融合。建立了集团管理群,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进行集体商议,学校汇报的重要报告都是大家一起修改完善、智慧分享,确保了集团工作部署一个声音。
要管理更要引领。共同学习新学校的实践案例,研讨集团课程实施;从校长引领,制定读书规划,学习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尝试从专业视角出发去思考和架构集团课程,构建自己的课程图谱。
面对集团化以后,如何更好地进行分享等问题,参考集团管理的经验,教育和学校也需要自己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可确保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方法的固化,确保集团化办学以后校区质量的均衡。2016年开始,七小教育集团开始着手制定集团教师工作手册,手册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常规及质量管理等细则,在多次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目前已开始试行。
变革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
集团建设紧扣“变革”这一关键词,依托集团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学校的教育规划全面提升学校的内在品质。
集团着重进行两方面变革:先是评价变革,七小教育集团改变原有的“三好学生”不够全面、以学科成绩为主的评价倾向,充分利用校本化特色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改变原有“三好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性评价;改变原有“三好学生”名额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校级荣誉;其次是生活空间变革,七小分校引导教师进一步开发校园生活空间,对学校的每个景点都进行巧心设计,营造优美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变革,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集团两校区是“求大同、存小异”,围绕一个宗旨,“让学生走到中央”。
集团尝试整体架构分享课程。希望借助课程变革,切实提升教育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通、参与学习过程中基于校区实际尝试微变革;校本课程有创新,给学生们各种经历和体验一直是教育集团倡导的。特色活动的开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平台,一次次磨练、一次次展示、一次次比赛,让学生们更从容,更自信。
教学变革,让教师始终聚焦课堂。七小分校不断调整并逐渐融入到集团中。期中质量调研和评价,两个校区同步,从调研内容到方式,从管理部门到教研组到备课组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使质量监控的整个过程更规范有序。
共赢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提升项目合作成员校区间的更好资源共享,使教育集团规模扩大,阜南七小本部和新校区在区域教研布局中正式划归为一个协进区,为集团化的资源共享提供最有力的制度保证。
阜南七小学科基地活动面向集团全体学校开放,全体成员校数学教师可到七小参加活动,共同分享基地学科专家的引领。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在两个校区间彼此分享,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名额推选,集团成员校分管校长能够彼此包容,追求共赢。这两年,七小教学骨干分别和分校青年教师结对,希望通过名师引领的方式促进集团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努力提升集团教师教科研能力。不仅教师在交流,学生间也在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分享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不仅是七小的,也已然成为集团大家的追求。
集团化办学成效进一步彰显
七小教育集团以“精勤”为根、“分享”为魂,默默耕耘,集团化办学成效进一步彰显。
集团进行分享文化引领、同时尊重差异,既有统一要求、更重分层实施,既关注整体架构,也提倡局部微变革。两年来,阜南七小本部和分校教师屡屡获奖,陈付胜校长获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王建军校长被评为阜南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在这一系列的活动或调研中,分校的教师们特别让人感动,无论是参与姿态、参与状态,每次调研结果都令人满意。一方面得益于集团的教师培训机制,有计划,有落实,教师们有了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力增强了,也逐步拓展了自己的学科背景领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阜南七小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名优教师的倾情参与。
阜南七小分校借助七小教育集团的影响力,吸引了很多重要的资源加盟,给分校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体验机会。从而让分校有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们提供了实践体验机会。校园文化宣传分布在校园各处,随处能感受到涌动的校园气息。
在集团教育人的努力下,阜南七小及分校的声誉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数量进一步增加。令人欣慰的是集团化实施以来,阜南七小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未被稀释还得以快速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招生情况折射社会认同度的飞速提升,家长主动要求孩子到阜南七小新校区就是最好的肯定。现在阜南七小新校区小学部人数已达556人,幼教点的小朋友也达122人。阜南七小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素质,在2017年6月的期末测试中,分校一、二年级学生整体成绩已达阜南七小平均水平,素质教育成果汇演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2018年秋,阜南七小新校区师生人数已是成立集团前的6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走在分享之路上,阜南县第七小学教育集团一直都在努力。做吸纳的树、成分享的源。探寻改革发展之路,开启“大西北”教育的春天。
采访札记
立足思考 回归实践
□居英婕
张道琼校长在合肥教育圈绝对是个名人。未曾谋面时,不是第一次采访的我竟略显紧张,紧张在于不知道这个带着诸多光环的教育人是否好相处,然而是我多虑了。整个过程,她热情、随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她未曾有过一丝不耐烦的情绪,全程都面含笑意。微笑时她眼角浮现的那一丝丝岁月的痕迹对于她也仿佛是快乐的象征,那自内而外的幸福感感染了我们现场每一个人。
采访完,已是下午一点多,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有点意犹未尽,性格从生活琐碎事中便可以体现出来。我注意到,采访中她忘记时间,手边放置的水杯,整个过程都未喝一口。我想,想必在送别我们之后,张校长便又会投入到工作中。试想,若每件事我们都能尽善尽美,想必也能获得极大的收获。
提及从教带来的最大改变,张校长总结:“教育使得我的心智变得不断的成熟,教育理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思考、创新、回归实践,产生成就感的这一过程是对张校长办学实践的概括。她表示“工作就是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不能让问题束缚手脚,制约学校发展!”——这就是她的办学风格。在采访中张校长多次提到学校工作的创新,我问:校长办学最重要的是不是创新?张校长认为:办学如同个人发展一样,要先盘家底,分析优势与不足,之后再思考做规划。学校办学需要创新,但更要有理念,有目标,有章法,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脚踩西瓜皮。校长只有在确定的目标引领下脚踏实地,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才能实现办学愿景!
她果敢、她干练,却也是个温和幽默的邻家大姐:“说起教育我头头是道,但是其实在生活中,我是个连路都认不全的人。”她还坦言:“其实,除了教育,我不知道我自己能做好什么。”其实,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并且沉心做好这一件事,就值得让我们每个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