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文明古蓼溢清香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芳 汤应勤等 发布日期:2018-11-12 15:32:31 |
□方 芳 汤应勤 “你传承着华夏的文明以古蓼记载,你繁衍着皋陶的传人在大别山脉,那洪武传说讴歌先祖的恩泽,大业陂镌刻着孙叔敖的功德。啊,霍邱,美丽富饶,饮誉长淮……”一首《霍邱之歌》,唱出霍邱人对家乡的热爱。改革开放40年来,有着蓼城之称的霍邱,展示出一幅幅美好画卷。10月26日,本报驻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的28位学生记者代表,走进霍邱县水利农耕文化展示馆,了解家乡农业和农村的古风貌、新变化;走进城市规划展示馆,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现有成就和未来发展;跟着柳编大师体验传统手艺,感受生态环保的人文神韵;对话农耕馆副馆长朱国新爷爷、霍邱县教育局黎志叔叔等人,在答疑释惑中,细品文明古蓼之清香。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看我霍邱72变”,活动第一站,学生记者们来到霍邱县水利农耕文化展示馆。这里有近6000件(张)历史文物、农具实物、雕塑造型及图片文字载体,陈列了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传统农具、水利灌溉设备、食物加工等农耕用品,展现了霍邱民俗和农耕文化,见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变迁。 学生态柳编 霍邱人民不仅有智慧,还心灵手巧呢!在生态柳编展区,学生记者们跟着两位阿姨学起柳编技巧。“这个柳条挺硬的,摸起来有点像钢丝。”孙玉明拿起几根柳条,编织起来。“我知道咱们霍邱的柳编很有名气,可学起来真的好难呀!”“哎,你学会了吗?”“阿姨,你再教教我吧!”活动现场,不时传来这些声音,只见学生记者们人手几根柳条,正铆着劲学着编呢! 编织梦想 体验完柳编制作,学生记者们又来到霍邱县城市规划馆展示馆,总规划师康靖阿姨,为学生记者们做详细讲解,再通过高清图片、总规沙盘展示、观看霍邱县总规专题片等形式,让大家对家乡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
学生记者体验柳编 李晴阿姨(右)为学生记者们讲解 学生记者对话霍邱县教育局黎志叔叔(右)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