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的“颍东探索”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4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乡村教育振兴的“颍东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特约记者 武永生 发布日期:2018-11-07 10:39:33

  从阜阳市市区驱车,一路向东,省道、乡道轮流切换,四十多分钟后,在穿过一排排在建的街边建筑后,粉饰一新的颍东区口孜镇汪庙中学映入眼帘,三栋刷着米黄色和砖红色的教学楼,以及一进校门便看得到的200米标准塑胶跑道,让人眼前一亮。汪庙中学是该区第一个拥有塑胶操场的农村学校。
  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汪庙中学素有颍东区的“西伯利亚”之称,老旧、破败,教师不愿去,学生留不住。然而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硬件赶上城区学校,更打出了校园足球和篮球两张新名片,屡屡闪耀在全国和华东赛区的舞台上。
  在颍东区,与汪庙中学有着相似“逆袭”经历的学校不在少数,泥巴地操场变身彩色沥青跑道、蝇虫乱飞的旱厕变成了全自动水冲厕所、矮小破败的教学楼被宽敞明亮的大楼取代……几乎每所乡村学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颍东区教育局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教育优势,通过精准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三大工程”,全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加大教育投入 学校成农村最亮眼的风景

  杨楼孜镇董庄小学是颍东区最东边的一所村小,离城区有35千米,与颍上县仅一墙之隔。同汪庙中学一样,该校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学生数锐减,学校一度办不下去。这两年,得益于区教育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学校建起了新教学楼,有了食堂和寝室,还有一栋集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楼,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被评为阜阳市书香特色校园,成为该区唯一一所农村市级特色小学。
  “学校能有这样的发展真是不容易,换一般的地区,像我们这样边缘的学校迟早是要撤并掉的,但区教育局考虑到这些学生的上学实际,拨款近1000万元来发展校园,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杨楼孜镇中心学校校长胡文华说,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学校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气派的教学楼、宽敞整洁的校园无疑让学校成了十里八乡最亮眼的一道风景线。
  近几年,袁寨镇北照小学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2017年春季时,全校还只有一栋老旧的教学楼,在校生146人;一年后,在校生427人。一走进校园,记者的目光不自觉地被校园两边崭新的楼房给吸引住,右手边一栋四层楼是学生宿舍,左手边一栋颇具艺术气息的楼是食堂,分别斥资130万元建成。“来来来,到我们教学楼后面来看看。”在袁寨镇中心学校校长赵宗辉的指引下,记者绕过教学楼到一块有一个半足球场大的水泥操场前,“这块操场是去年改造完成的,之前这里是一片荒草地,夏天时草有一人多高,学生连个活动的场地都没有,去年区教育局拨了110万元,把学校操场、路面、厕所全都改造了一遍,现在学生不仅有操场可以活动,马上还要建60套教师周转房。”说罢,赵宗辉用手指向水泥操场尽头的一块荒草地,眼里透着喜悦和光芒。
  “钱到位了,学校发展就快了。这些年学校变化很大,通过解决了学生的食宿问题逐渐赢得家长们的认可”。赵宗辉说,一年里生源回流近300人就是最好的佐证。
  据颍东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颜明辉介绍,近年来,颍东区着力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学校及公办幼儿园等措施,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短板,切实从硬件建设方面缩小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差距。2016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对农村学校实施了136个项目,总投入24046.61万元,使一大批乡村学校成为农村学生理想的学习、生活乐园。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袁寨镇北照小学、口孜镇曹庄小学、口孜镇华祠小学、杨楼孜镇董庄幼儿园、新乌江镇华寨小学、新乌江镇华寨幼儿园、正午镇前李小学、正午镇陈庄小学、正午镇武全小学、冉庙乡八里小学等一批农村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领跑全区农村教育发展。

推进人事改革  激活教师队伍新活力

  稳定的教师队伍和充足的人才储备是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关键。该区教育局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优化和稳定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振兴和文化振兴提供现实的人力资本支撑。为及时做好乡村教师的补充工作,2016年~2018三年补充乡村教师537人。
  “8月8日通知我的,8月18日,第一批轮岗交流的教师就全部到位了”。赵宗辉清楚的记得2016年的8月8日,区教育局局长颜明辉的一个电话,让自己毅然开了全区教师轮岗交流的头。虽然电话里颜明辉直言“可为,也可不为”,但赵宗辉还是迅速行动起来,连夜组织制定方案,摸排符合交流轮岗的教师,随后通过开会、约谈,10天后,该区首批78名教师分别交流轮岗到别的学校。
  王义明就是这78名交流轮岗教师之一,2016年9月,他从城区向阳中心学校(现为袁寨中心小学)交流到袁寨镇郝王小学任校长,两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到该校报到时的情景。“去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去了之后,看到学校那副破败不堪的样子,还是有点接收不了,真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学校啊?”王义明说,失落的同时,心底的斗志也被燃起来,这两年,他带着学校一路劈荆斩刺,先后改造了校容校貌、提炼校园文化、明确了学校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在颍东区中心学校直属学校教育督导评估中从后三名连续两年跻身前列。
  近年来,为优化城乡教师资源结构,稳定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激活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活力。2016~2017学年,区教育局先后交流(含支教)轮岗教师610人,其中各中心学校内部教师交流391人,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42人,城区教师参与省“三区”教师专项计划交流33人。2017~2018学年先后交流(含支教)轮岗教师779人,其中各中心学校内部教师交流529人,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91人,城区教师参与省“三区”教师专项计划交流31人。目前,2018~2019学年交流(含支教)轮岗教师479人,其中各中心学校内部教师交流380人,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74人,城区教师参与省“三区”教师专项计划交流25人。各乡村中心学校内部教师交流已经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因教师正常流动、自然减员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临时性缺编,该区教育局启动了“乡村志愿者”和“夕阳红”支教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招募一批身体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师德水平较高、乐于奉献的乡村志愿者和退休教师到学校支教。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学校可依据情况按照区教育局要求临时聘请编外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临时聘请编外教师的所需费用,由区财政资金予以解决。2017年,区财政拨付一百余万元用于上述人员待遇支出。2018年,区政府仍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乡村志愿者”和“夕阳红”支教计划。此外,颍东区教育局还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幼儿园尤其乡村幼儿园师资紧张问题。2017年,该区启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2017~2018学年度由政府拨付资金从人才市场购买派遣制幼儿教师114人、保育员158人。2018~2019学年度计划继续购买派遣制幼儿教师143人、保育员103人、保健员21人。


发展素质教育  农村娃登上省级大舞台

  三年级组,全省第三名。四年级组,全省第六名。日前,袁寨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再次一片沸腾,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全国少儿田径运动会安徽省分区赛暨安徽省小学生趣味田径运动会上,该校26名运动员第一次走出校门,同我省其他15个市的751名运动员同台竞技。佳绩传回校园时,大家都高兴得直拍手。
  “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成绩,太难能可贵了”。校长张平动情地说,以前学校因为体育弱,这些比赛想都不敢想,更别提走出去了。然而这几年,区教育局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适时提出了“玲珑教育”,通过阳光跑操等活动,让学生自信起来、阳光起来。“在这之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学生们参加区里面的比赛,没想到竟然获得第四名。按照惯例,只有进入前三名的学校才能代表阜阳市参加省里面的比赛,但考虑到我们学校情况特殊,也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区教育局破例让我们学校参加了这次全省小学生趣味田径运动会,没想到的是学生们竟有这样不凡的成绩”。
  据该区教育局副局长黄焱介绍,近年来,该区格外重视素质教育发展,鼓励乡村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并以“艺体2+1”为抓手,切实丰富农村学生课余生活。在汪庙中学,校园足球早已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每个班都有足球队,从那里毕业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踢两脚。今年暑假,该校足球队以阜阳市足球联赛冠军的身份参加省初中校园足球联赛,男子甲组获一等奖,女子甲组获二等奖。
  看着学生们捧回一个又一个奖杯,学校体育教师、足球教练孙顶梁颇感欣慰,“以前学校条件简陋,没有一块像样的操场,从家长到教师都没把体育课当回事,体育课一直被边缘化,占课现象时有发生,但这两年随着区教育局的引导,学校不仅开足、开齐体育课,让学校在摸索中走出一条校园足球特色校的道路”。孙顶梁说,这一改变,学生成了最大的收益者,他们在享受快乐足球的同时,变得快乐、开朗、阳光。
  10月30日晚放学后,董庄小学六(1)学生陶晶晶和同学吴俣欣背着书包和葫芦丝走出教室,因为喜爱,每天放学后,她们都会在教室里练习上半个小时。就在一周前杨楼孜镇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她俩穿上小礼服,站在舞台中央将一曲《龙的传人》吹得激昂奋进,落落大方的神态让她们备受瞩目。
  “现在每所学校都在结合实际走特色化办学的道路,各美其美”。黄焱说,随着硬件的完善,许多社团活动不再是城里学生的专利,农村娃一样可以学习3D打印、机器人大赛等,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如袁寨镇中心学校学生在2016年获省机器人普及赛WRO初中组冠军、虚拟综合技能组亚军;2017年参加阜阳市首届机器人大赛,获二等奖8人、三等奖12人,2018年获省第二届机器人普及赛一等奖两人、二等奖四人、三等奖八人。

紫轩社年会

腰鼓表演

中学生足球赛

   □本版配文图片由张金亭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