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 美术课中的“八字教学法” 幼儿音乐教学中图谱的运用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4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41期  下一期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中心小学 潘婉 发布日期:2018-10-31 11:20:05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内容和方式,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引导兴趣提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提高学习效果十分有益。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性,问题要提得巧,富有启发性,学生的兴趣就会浓厚。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这篇课文是一个悲剧故事。这个悲剧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引人注意的呢?她的哪些幻想令人感到怜惜呢?我们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会找到答案。”这样的提问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和听讲,在教师讲解中寻找答案。
  二、举一反三性提问
  对于一些课文内容段与段之间某些类似的地方,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和寻找答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要首先发现这篇文章写水的特点与写山的特点写法基本一样。了解和掌握了这个特点后,课堂教学时,教师问:“水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描写水的?你们认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课文中写山的特点也象写水的特点一样,大家能不能用上面的方法去自学呢?能不能列出写山特点的文字呢?”这样设计出来的提问,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仔细领悟写出水的特点,然后再寻找出山的特点,这样不仅掌握了山水的特性,而且对两者的区别和不同点也了如指掌。
  三、逐层深入提问法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由浅至深,由表及里,逐一进行提问和回答。如教《狼和山羊》一文,可先提问:“狼的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较易回答出来:“凶残、狡猾,善变。”然后再问:“它善于变换的方法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答道:“软硬兼施,歹毒可恨。”在此基础上继续问:“它虽然软硬变换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学生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它由软法变换硬法呢?”这样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拓展性提问
  在课堂教学小结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联的提问,教师要提一些课文中没有直接提供信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到大自然中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有疑难的地方寻求课外解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弄深弄透教材的内容,正确地设计提问的内容、形式和目的,认真领悟提问要求,切实掌握提问技巧,精心设计各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