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军 王淑兰:教师伉俪万里援疆 李芳:到大漠戈壁“种”歌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37期  下一期
李芳:到大漠戈壁“种”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三水 通讯员 余波 发布日期:2018-10-24 13:30:38

  感谢援疆支教,它让我的青春的足迹在祖国的边疆驻留了316天。援疆支教是一段经历、一份骄傲,更是一种情怀和精神,这是一个人生最有价值的回忆。
                                    阜阳市第九中学教师  李  芳

  大漠戈壁,沙尘暴,地震,音乐,女教师。
  李芳,阜阳市第九中学音乐教师,2017年8月作为我省第九批援疆教师,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支教。
  316天后,李芳带着满满收获和骄人成绩,带着深厚的民族友谊,结束了一年的支教历程,回到阜阳市,满载而归。

抉  择

  2017年8月11日,瘦弱文静的李芳做了一个连她自己都不可思议的人生抉择:响应号召,作为我省第九批援疆教师到皮山县支教一年。
  8月22日凌晨,李芳眼含热泪看着襁褓中尚未断奶的幼子;用力掰开五岁大的孩子紧抱自己双腿的小手,在孩子的哭闹中匆匆离开了家。
  从阜阳到合肥,合肥到西安,西安到乌鲁木齐,到和田,再坐汽车穿过沙漠戈壁,四十多小时行程5500千米。李芳在日记中写道:一路西行,戈壁茫茫,黄沙漫天,像是穿越到洪荒的远古,又仿佛走到了世界的末日,而满车的人竟连喘气都听得十分真切。放眼车窗外,昏黄的太阳,似乎有走不到尽头的路,才突然明白了那句话:不到新疆,就不知道祖国有多大。
  经过长途跋涉,李芳终于抵达目的地皮山县高级中学。
  刚开始,李芳看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几十千米甚至数百千米都没有人烟;空气干燥、嘴唇干裂、鼻子流血是家常便饭;停电、停水、停网络更是家常便饭,沙尘暴、地震时有发生……
  那些日子,李芳的头发掉得特别多,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她都久久无法入睡,打开手机,翻看着孩子们的照片……

“种”  歌

  在皮山县高级中学,李芳担任校团支部副书记,兼任高三艺考班班主任,同时带1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李芳暗暗告诫自己:一定把阜阳市第九中学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师德水平带到皮山,展示安徽教师的风采,奋勇前行,不负组织重托,争取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在教学中,她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对待课程、对待课堂、对待每一位民族学生。每天超负荷运转,她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体能精力发挥到极致。在课堂上,李芳利用当地学生们的特点,用不经意的行为却改变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她的课堂处处充满着鼓励和引导,处处洋溢着爱的暖意。
  李芳和援疆教师朱飞合作,创作了皮山县高级中学校歌《绽放在漠上》。现在这首歌已在该校广为传唱,在茫茫戈壁滩、在少数民族学生心里种下歌声和希望。另外,李芳创作的歌曲《阳光下成长》获自治区一等奖。
  李芳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策划了校园首届文化艺术节、喜迎党的十九大、青年歌手大奖赛、集体婚礼等活动、组织并担任皮山县“唱响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大赛的评委,辅导并排练皮山县教育系统篮球、足球比赛开幕式等,一系列的团内外活动将学校的学生社团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大漠上飞来了颍淮的百灵鸟,让学生们看到了多彩的世界,她被学生们评为心中“最受欢迎的老师”。

情  怀

  李芳经常说,内地老师不远万里到新疆,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帮助更多的学生成为双语人才,从而真正融入祖国大家庭,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一些从开始陌生默默地躲着她,慢慢接受了这个汉族真诚爱笑的教师。 
  那里学生课外书籍严重匮乏,李芳很是着急,怎么为师生们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书润皖疆,情暖皮山”活动开始后,她积极联系自己的学校阜阳市第九中学,迅速筹集了价值两万余元的一千多册爱心图书。少数民族学生拿到带有阜阳市第九中学图书漂流印章的书,他们深深地记住了“阜阳”这个遥远而亲切的两个字。
  “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她收了四个本校教师当徒弟,利用业余时间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教法,提升专业水平,唤醒了教师的专业课改意识,为该校带去了一股清新风气。
  李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十分艰苦,李芳带些早餐给班里的学生们吃。“经常对孩子嘘寒问暖,孩子也特别尊重她。有时热情、单纯的学生有时突然掏出一把大枣送给她;还有的学生会拿出自己画的李老师画像送给她,更有许多学生给她写信,表达对教师的感谢。
  在远隔万里的皮山县,在教学之余,李芳和当地两家人结为亲戚。每月都会看望阿迪来·热孜宛古丽家、祖丽阿亚·穆合塔尔家,送上慰问品。尤其阿迪来·热孜宛古丽因为语言不通不能交流,在接过她送上的大米、面粉、油、衣服后,一直在饱含谢意的目光看着她。在挥手告别时,她突然给她系上一条丝巾、送上十分漂亮的手提袋,里面装了核桃和热乎乎的茶鸡蛋。意外感动的李芳偷偷地塞给了她200元钱,就这样,一颗滚烫的爱心拉近了安徽人民与新疆人民的距离。
  在该校,她做了一件值得安徽人骄傲的事:教每位师生唱黄梅戏,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女驸马》、《到底人间欢乐多》等学生们都会唱,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进了民族间的情感。
  在皮山县,李芳分别获和田地区优秀援疆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今年6月底,回到阜阳市的李芳得到一个喜讯:皮山县高级中学艺考大丰收,她所辅导高三艺考生32人达本科录取分数线。
  “女儿志向凌云间,剑胆琴心赴边关。大漠深处绽放华,一片真情洒皮山”。李芳表示“316天的援疆支教是一段经历、一份骄傲,更是一种情怀和精神,这是一个人生最有价值的回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