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自然景观之美,令我惊叹;西藏人的淳朴、好客,令我感动不已,我想通过这次支教活动使我对藏汉两族的友谊之情会有新的认识。
枞阳县会宫中学 吴成强
在枞阳县会宫中学教师吴成强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个神秘的信封,用书本夹好,放在抽屉里最隐蔽的位置,他会不时拿出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神秘又重要的信件呢?经了解才知道,原来这是他援藏期间,几位藏族学生写给他的书信。
2016年8月,吴成强和我省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一起前往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因表现优异,被山南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援藏教师”称号。
“给‘吴爸爸’的一封信”,“致和蔼可亲的吴老师”,还有一封藏文书信,这些都是吴成强在结束援藏工作前,他支教的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们写给他的信,一字一句都表达着学生们对他的感情、对他支教工作的认可。每次翻读这些书信,过往的那些记忆又浮现在脑海。
从教以来,吴成强一直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到西藏去支教。2016年上半年,当他得知当年我省实施首批组团式教师援藏计划,且枞阳县有一个名额,立马报名参加,经过体检、考核,各项条件都符合,成为枞阳县教育界援藏第一人,于当年8月踏上了援藏之路。其实,这之前他经过了一番内心斗争,“当时小孩才几个月,我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妻子当时还在怀宁县任教,家里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每位援藏工作者都得克服各种困难,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去援藏,相信我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刚到西藏,吴成强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流鼻血,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晚上整晚睡不着觉,医生建议他回去,“我当时就一个念想,我一定要坚持下来,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可能信念比较坚定,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血压逐渐恢复正常,高原反应逐渐消失。”吴成强说。
采访中,吴成强坚定地表示,所有困难他已做好准备,他要把会宫中学实施的“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带到西藏;还要将会宫中学的“三苦”精神与老西藏的五个“特别”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结合起来,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人争光添彩。
吴成强被安排带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两个高一班的数学课。在刚开始支教的时候,他特别担心学生是否能听懂他的话、他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能接受。所以到学校后,吴成强开始向当地教师请教学生的状况及他们的教学方法。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终于和他打成一片,信任他了。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吴成强就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课后主动给学生辅导,不仅是对本班学生这样,还经常义务给外班学生补课。
吴成强的付出取得了一定的回报,学校领导器重他,学生也很争气,第一次期末考试两个班数学成绩位列前茅。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他会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当地教师积极地进行交流、沟通,希望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支教的一年里,吴成强积极地参与学校里的各项活动,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申请带班主任,积极争取公开课的机会,认真备课、写教案、评析试卷,主动地参与与同行的经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参与让他自身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吴成强在支教的过程中还利用一切机会,将自己工作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然后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去宣传西藏的人文地理,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了解支教的神圣。
吴成强说,作为安徽人,对西藏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视,这次支教让他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当吴成强刚踏上西藏的时候,西藏的魅力就展现在他面前了,西藏的自然景观之美,令他惊叹;西藏人的淳朴、好客,令他感动不已,他对藏汉两族的友谊之情会有新的认识。
在西藏支教一年时间里,和那里的同事相处融洽,深受学生们爱戴,虽然经历了身体的不适、家人的离别,但是这一年的经历对他弥足珍贵。吴成强觉得最该感谢的就是家人,最对不住的也是家人。2016年9月,他前往西藏支教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岳父因为腿部不适住院治疗五十多天,“家里人怕我挂念,一直瞒着我”。2017年6月,吴成强92岁的奶奶因生病去世,他的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已经过世,他请假回来为奶奶办理丧事,一个星期后赶回西藏,虽然距离他援藏结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家里人肯定都希望这时候我能陪在他们身边,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援藏工作,但是我既然选择了,就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而且临近期末,学生学习负担重,我必须回去继续给学生们上课”。回想起这段援藏的往事,虽然有过舍弃、有过纠结、有过对家人的愧疚,但是他收获了学生们的尊重,获得了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给他的援藏之旅画上了满意的句号,吴成强说:“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格桑花又开,省首批援藏工作已经结束,吴成强被评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优秀教研个人”、 山南市“优秀援藏教师”。
吴成强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