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苏小图:与藏族学生的二三事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18-10-24 13:19:12 |
那段时间,因为高原反应,经常双腿发软、眼前冒星、头脑一片空白。上课讲了一半,就要斜倚在讲桌上,喝一口开水,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却已忘记了刚刚的话题。 苏小图,繁昌县第一中学教师。2016年7月被选拔为我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成员,对口支教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担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的汉语教学工作,同时任《援藏简报》编辑。2017年7月,结束援教工作,获“山南市优秀援藏教师”、“山南二高优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称号。 “外语”的快乐 初到山南市时,苏小图意外发现,区编汉语教材对于母语是藏语的藏族学生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熟悉感。许多藏族学生读起来都很磕巴。云旦罗布读不好,边巴曲桑读不好,朗杰多吉读不好,就连语文成绩最好的拉珍读得也是结结巴巴,还有很多字音错误和断句错误。那一刻,苏小图惊叹道,在藏区,汉语好比是外语啊。 桌上的奶渣 同其他从内地去西藏援教的教师们一样,苏小图也没能逃过高原反应:夜半干渴的喉咙、清晨鼻腔的血丝和那快走几步就要跳出胸膛的心脏让苏小图备受煎熬。到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支教的第二个星期,苏小图再也支撑不住了,上课不似之前那样滔滔不绝。“那段时间,经常双腿发软、眼前冒星、头脑一片空白。上课讲了一半,就要斜倚在讲桌上,喝一口开水,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却已忘记了刚刚的话题。”苏小图笑着回忆道。 哈达,天上的云朵 第一个学期刚开始集体备课的时候,藏族同事次仁罗布对苏小图说:“苏老师,给我们上节公开课吧。”苏小图欣然应允。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