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架起皖藏交流融合的桥梁 苏小图:与藏族学生的二三事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37期  下一期
丹阳:架起皖藏交流融合的桥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18-10-24 13:16:39

   下一步我打算在传、帮、带和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多花一点功夫,特别是理科骨干教师队伍和实验员队伍,在离藏的时候留下带不走的管理理念和骨干教师队伍,为山南教育引领全区、赶超西部的目标扎扎实实做一些工作。
                               合肥市第35中学 丹 阳

   与采访其他教师不同,合肥市第35中学副校长丹阳目前仍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援教,明年7月才能结束返回。电话联系丹阳时,一波三折,由于他那边正在忙,每次说不上两分钟,他就被同事叫去忙了。但采访还是在断断续续的微信聊天中完成了。
   2016年4月底,接到合肥市教育局党委的通知,作为我省首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支教队的一员,丹阳匆匆告别家人,远赴西藏自治区开启三年的援教生涯。

事必躬亲 做好援藏教师们的“贴身管家”

   “我们入住的小区由于刚竣工不久,室内设施虽齐备,但安装不是很到位,有的甚至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教师们把遇到的问题反映到微信群里后,随团的丹阳校长等五位领导都很重视,要么网上回复解释,要么干脆拎着工具箱亲自上门服务”。
   “最令我感动的是丹校长和潘勇主任。别的教师住处我不清楚,单就我的新居,丹校长陪工人跑了不下六次。丹校长从厨房、卧室到卫生间一一检查,亲自帮我调试煤气灶是否点得着火、油烟机是否能用、热水器是否漏水。我的洗衣机排水处由于水泥沙石堵得严重,丹校长跪在地板上亲自帮我掏。他平常老是叮嘱我们在西藏尽量不要出汗,以防感冒,但轮到他时,他顾不了那些,累得满头大汗。因为堵得实在厉害,丹校长用剪刀、菜刀撬了老半天还是没能清理好,他抱歉地说明天找人带专用工具来清理”。
   在采访其他援藏教师时,丹阳的名字和事迹经常出现在教师们的口中,上述事迹就是在采访铜陵市第一中学教师徐周时,他提到的。当记者将这些转述给丹阳时,他很诧异,连连表示:“都是些小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据丹阳介绍,队伍建设在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保证内部架构的正常运行,先后成立了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和文体活动组。作为援藏支教队的队长,他总是将队友们的生活起居放在心上,抵达驻地后,他多次率领管理团队到各个楼层挨个房间疏通下水管道、检查家用电器、加固煤气罐软管等,做好检修台账,确保正常和安全使用。每年进入10月后,几乎每周都有教师因为缺氧和干冷而生病,每每有教师身体不适或者住院,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系车辆、联系医生、安排陪护、安排营养餐、上报病情等。每逢有队员过生日,他会提前做好安排,让教师们切实感受到人文关怀和集体温暖。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他会鼓励老师们分楼层聚餐并组织健康的文体活动,既加强了营养,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遇到教师家庭有实际困难的,丹阳都会及时向组织上反映,积极争取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

牵线做媒 将内地优质校引入山南共建

  入藏初期,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加上高原反应,失眠健忘是常事。为此,丹阳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只要想到工作的事,即便躺下也会立即起来做记录。两年多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工作,坚持听课一百五十多节,到六个牧区做家访,与受援市各县(区)11所学校交流,阅读有关西藏的著作近10本,撰写民族教育文章四篇,能说简单的藏语,经常深入到教室、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与藏族师生交流谈心,资助了三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费近万元给边远教学点购买课桌椅和学习资料,结交了许多藏族师生。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增加师生到内地学习机会,加强与内地学校的联系,丹阳积极寻求内地支持,将受援校与合肥168中学进行联校共建。共建校通过在线课堂、在线指导、同步研讨的方式加强两校教师教学研究,提升共建校教学质量,此举得到了山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两年来,丹阳率领我省教育援藏组团克服高原条件恶劣、教育基础条件薄弱等困难,在受援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五个100%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改革实施、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7年,团队中有1位教师获评为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有16位教师被评为山南市优秀援藏教师或优秀管理干部,有2位教师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中央教育电视台在17个省、市援藏组团中选择安徽教育组团作为典型代表,摄制专题片在9月1日《开学了》栏目中播出。丹阳先后被评为山南市骨干教师、山南市优秀教师、山南市教育体育局优秀援藏管理干部、山南市教育系统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离援藏期满结束还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下一步,丹阳还有三个打算: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符合受援校校情、学情和西藏学情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把内地的先进管理和受援校充分有效结合在一起;二是传、帮、带和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特别是理科骨干教师队伍和实验员队伍,在离藏的时候留下带不走的管理理念和骨干教师队伍;三是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我省优质教育资源与受援校乃至山南教育的有机结合,谋划并实现以内地一所名校结对支援受援校一个学科的模式的实施,以促进受援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障新一轮课改和高考改革的顺利实施,为山南教育引领全区、赶超西部的目标扎扎实实做一些工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