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共青团:全方位助力青年创业 张石:农业是一辈子的事业 石金灵:做养老事业的守候人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3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3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张石:农业是一辈子的事业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10-19 11:18:03

创业先锋

  在刚刚结束的“相约宿马”宿州市第四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泗县共福园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经济项目获一等奖。
  31岁的共福园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石是泗县瓦坊乡张楼村人。2010年,张石在上海市参加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他从电话销售人员做到了一家全国排行前10的投资咨询管理公司销售总监,掌管公司八个销售团队一百六十余人。2014年,他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总体效益非常好,但回家乡创业的梦他从没放弃。2015年底,趁着回家过年的时间,张石进行了初步考察,因为他比较看好未来的大农业,所以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察农业项目,当然这也与他的父亲多年前做的养殖业有直接关系(张石的父亲经营的养鸡场在2000年是皖北最大的基地,后来经历了禽流感和“非典”导致了失败)。之后,张石把上海市的公司安排好后就再次回到家乡,对养殖行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学习,走访了周边养殖户两百多家,最终给自己的企业做了定位——以养牛为之的大农业,走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用张石的话说,放弃挣钱最容易的金融行业,选择挣钱最辛苦的农业,为的就是选一个“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
  2016年9月,张石的“共福园”选址成功,开始建设。10月初,张石的第一批55头牛到场,随后迎来的就是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因为季节问题没有储存足够的草,几乎全县范围跑到处买草。接着就是用工问题,随着牛越来越多,工人一直不好招,最后还是通过政府协助,才解决了用工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农业类的投资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赚钱还是比较难的,但是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就拿养牛来说,牛鼻子有哪些方面?无非是:买好牛(牛品种既要好又要价格低);做好疾病防控;饲养(投入和产出一定要科学、合理);卖上好价格。”张石告诉记者。
  “买牛,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通过牛贩子买牛的价钱跟实际牛的价格至少差500元~1000元,经过到全国市场的考察,最后我找出了自己的一套买牛方法,就是多花点时间一家一户地去搜集,甚至在偏远山区租赁摩托车挨家挨户地去搜寻牛源,通过买牛结识一些地方大户来协助我买牛,通过两次的合作,他们现在已经能稳定地提供低价好品质的牛源了”。
  张石对疾病防控一直都非常重视,他聘请了高级兽医师和肉牛疾病防控专家,专门做好这块工作,工作细致到场区每三天消毒一次,而且确保常年使用的消毒液五种以上等。饲喂方面,他们通过和国内知名专家的合作,成功地改变了传统养殖的方式、方法,更打破了很多人认为低成本才能高收益的错误认识。目前,“共福园”肉牛平均月增重已经由40千克达到50千克以上。张石提出的“高成本,高收益”的饲养方法得到了很多大户的认可。经过一年的发展,张石深知要长远地发展一定要发展能繁母牛的路线,养母牛很困难,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张石还是坚持买了150头能繁殖的母牛。在半年时间内让母牛管理人员成功的掌握了能繁母牛饲养过程中的大部分风险点,验证了张石的选择没有错。在卖牛方面,张石采用的模式是竞价模式,每次卖牛他都是找了多家一起竞价来出售,所以他的牛相对本地的牛卖的价格高,达到肉牛利润最大化。
  从不懂到精通,张石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了别人三年的经验。一年多的艰辛,换来了我们初期的成果,这就是创业的乐趣。”
  “共福园”2016年~2017年已完成肉牛存栏380头,出栏600头,蚯蚓养殖10亩。张石计划在2018年~2019年完成肉牛存栏600头,年出栏800头,能繁母牛200头,蚯蚓养殖100亩,猕猴桃种植500亩,增加屠宰项目。2020年完成所有投资,完成后肉牛存栏可达1500头,年出栏2000头,能繁母牛300头,蚯蚓养殖200亩,猕猴桃种植1000亩。
  目前,“共福园”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预计未来三年后公司资产总额达五千多万元,目前基地存栏肉牛570头,其中能繁母牛120头。已经带动就业43人,其中贫困户30人,2017年全年发放季节性临时工、建筑工工资60万元。另外企业年收储秸秆3500多吨,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56万元,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又增加农民收入。
  在张石的心中有一个美好而可期的愿景:打造全国一流的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年出栏10万头商品牛基地县。我们有理由相信,务实又执著的他一定能实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