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能相遇脱贫攻坚的时代大潮,既然有缘踏上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就要珍惜机遇,谱写动人的青春之歌。
来自团省委帮扶村阜阳市大许村系列报道之八
申振:脱贫攻坚的活字典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扶贫专干申振是倍受团省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称赞的脱贫攻坚活字典。大许村18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报出贫困户的名字,不用看档案资料,他就能准确说出贫困户的家庭住址、致贫原因和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在省第三方评估和市、区组织的督查考核中,申振负责的大许村户、村档案资料多次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常言道,根正苗儿红。申振的父亲申连树曾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模范教师,百度搜索申连树,仍能看到颍州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红旗中学2009年曾经开展的“学英模(申连树),树新风”系列活动。由此可见,申连树虽已去世多年,但在颍州区教育系统仍传颂着他爱岗敬业的佳话。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对申振和弟弟申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申肖大学毕业后在基层公务员岗位上曾先后获颍上县优秀共产党员、县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10月,颍州区西湖镇统一招考扶贫专干,申振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西湖镇录取,分配到大许村任扶贫专干,从此,兄弟俩在各自的事业上比翼双飞。
申振当年上中专时的一位同学是阜阳城一家公司的老板,听说申振在贫困村当扶贫专干每月仅2000元工资,力劝申振到阜阳城跟他干:“你在穷乡僻壤累死累活没见挣几个钱,跟我干,每月工资最低给你5000元以上。”申振听后一笑了之。
“能赶上脱贫攻坚的时代大潮,在家乡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光发热,为生我养我的家乡人民服务,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申振眼中挣钱固然重要,但能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父老乡亲服务,这样的人生追求更有价值。
申振凭着娴熟的计算机应用和维修技能很快在扶贫专干的位置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他本着“扎扎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扶贫专干的岗位上,他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对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大许村是西湖镇目前唯一未出列贫困村,脱贫任务繁重,面对海量的表格、数据,申振精益求精,他一方面细致核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差错,另一方面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尽最大努力提供最真实、最准确的原生态资料和数据,从而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实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申振当初以笔试、面试总分第一脱颖而出,如今他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仍然在全镇首屈一指。他除了做好大许村的本职工作,还经常临时受命到镇扶贫办和其他村处理紧急工作。2017年的一天,国务院办公厅系统数据库夜里12时关闭,但全镇的信息录入工作还没有完成,他立即赶到镇扶贫办公室协助录入,一直加班到夜里12时,保障了各项数据的顺利录入完成。
2017年10月,颍州区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前夜,他跟随镇扶贫办公室主任刘士刚加班到凌晨2时多,把全镇800多份入户核查表设计并打印出来,保证了第二天大会的顺利进行。针对全镇其他村扶贫专干计算机水平薄弱的业务短板,他经常不吝赐教,主动向他们传授EXCEL表格的公式、快捷操作等。他时常为自己能帮助兄弟村扶贫专干解决问题感到充实和快乐。
在2018年初进行的省第三方评估中,申振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主动承担了全村188户345人的信息录入工作。在第三方评估前经常加班到凌晨,整理档案资料,核对、录入数据。第三方评估期间更是每天晚上下了班驱车三十多千米到评估组驻地,协助评估组梳理当天检查结果,解答评估组提出的疑问。一忙就是一个星期,每天都是到凌晨一两时,结束后连夜返回家中,准备第二天一大早的检查评估,其拼搏奉献精神令省第三方评估和镇、村领导印象深刻。
村扶贫专干是一项苦差、累活。要求扶贫专干必须思维敏捷、逻辑严密、手脚勤快、举一反三、有条不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由于扶贫涉及到的部门众多,如发展和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医疗、教育、农业、水利、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各个部门的总体要求都要依靠村这一级来实施,最后的汇报反馈往往需要扶贫专干逐一落实。
从事扶贫事业就意味着无条件奉献。繁忙的扶贫工作让申振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光,他经常早出晚归,“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是家常便饭,他放弃了自己经营的维修店,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和孩子,经常忙过中午12时多才想起去村小学接儿子,有几次儿子左等右等不见爸爸来接只好步行很远回家。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申振以出色的表现获颍州区“最美青工”提名奖。前不久,大许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班子换届选举,申振被高票推选为村民委员会委员。肩上的担子重了,但他的信心更足了,在他看来天空虽然无法留下翅膀的痕迹,但他毕竟飞过,能够战斗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没有理由不快马加鞭往前冲。
图为申振在核实贫困户档案资料
魏娇颜:大学生助力扶贫情正浓
“连续两年暑假零距离感受家乡脱贫攻坚事业,对我来说是难得的锻炼成长机会,能够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最大的快乐。”在大许村扶贫工作站结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魏娇颜坦言,“作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有缘参与脱贫攻坚,心中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9月开学前,当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生魏娇颜离开大许村扶贫工作站启程前往学校时,村干部突然感觉到,魏娇颜已深度融入大许村扶贫工作,她确实为脱贫攻坚做了许多有目共睹的工作。
7月初,魏娇颜从福建省福州市回到家乡大许村,就接到了团省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永刚打来的电话:继续在村扶贫工作站服务脱贫攻坚。
对魏娇颜来说,在大许村从事脱贫攻坚已是轻车熟路,2017年暑假,魏娇颜在大许村扶贫工作站的优异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都能不折不扣完成交给她的工作任务。当她得知驻村扶贫工作队格外关注智障和精神病人群时,通过查看资料和实地走访,她很快分门别类列出大许村21个贫困户家庭和11个非贫困户家庭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统计表,为驻村扶贫工作队精准施策及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魏娇颜格外珍惜在扶贫工作站的社会实践机遇,每天,她总是很早到村部办公室。今年暑假,适逢颍州区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走访活动,魏娇颜随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提着贫困户档案资料进庄入户,挨家挨户核实《扶贫手册》中的相关数据,魏娇颜一丝不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信息平台和《扶贫手册》上先后更新、校正了三十多处数据,从而使大许村的村档、户档资料数据更加客观、更加准确。
魏娇颜在大许村扶贫工作站用心、用情、用功助力脱贫攻坚,这与她沐浴扶贫政策的春风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恩之心不无关系。
魏娇颜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曾有过幸福的童年,读九年级那年,魏娇颜背着书包放学回家时,突然发现母亲正撕心裂肺地痛哭着。魏娇颜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那个最爱自己的爸爸无情地撇下亲人远行了,她和母亲哭干了眼泪,办完父亲的后事,家庭经济陷入了窘境,尽管一家人省吃俭用,仍然入不敷出。懂事的魏娇颜从不和同学们比吃穿,而是暗暗下劲比学习成绩,母亲见她每学期都把奖状往家拿,苦些累些也甘之若饴。2016年8月,魏娇颜和母亲在田里干农活刚回到家,接到了邮局送来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她如愿以偿考入了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正当母亲为她上学的高额学费发愁时,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该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让她遇到的经济困难迎刃而解,“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和“雨露计划”等助学政策为魏娇颜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魏娇颜格外珍惜在扶贫工作站的时光,她勤学好问,一有空就打开全村百余贫困户的档案资料,详细查对每个贫困户采取的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通过认真研读各项扶贫政策,扶贫工作业务渐入佳境,逐步成为大许村干部扶贫工作的得力助手。
大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凌自超身患尿毒症,双胞胎女儿正在读高中,一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一天下午,魏娇颜随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前往凌自超家走访,得知凌自超全家为寻找肾源面临巨额资金缺口时,当天晚上她失眠了,凌自超和父母愁眉苦脸的表情一次次呈现在她的眼前。她想起了正在为贫困户注册的中国社会扶贫网。第二天一大早,魏娇颜到村扶贫工作站打开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相关资料,为凌自超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需求信息,同时通过水滴筹输入由村干部马琦等率先提供的证明人材料,向全社会发布了《传递爱心,年轻的生命不想说再见》的信息,尽管筹集的资金总共不到两万元,但魏娇颜从中找到了助力扶贫的成就感。
“虽然只是短短的暑假两个月时间,但魏娇颜用扶贫工作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干工作有板有眼,给大家感觉她办事很靠谱,无论大小事情交给她,总让人感到很放心。”大许村党总支书记马若付对魏娇颜赞扬有加。连续两年暑假在扶贫工作站的社会实践,魏娇颜不仅得到了锻炼、服务了家乡,而且获得了劳动报酬,减轻了完成学业的经济压力。
“魏娇颜的出色表现让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班子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刮目相看,正因如此,今年暑假我们又邀请了大许村在西南政法大学就读的程谨谨和在安徽建工大学就读的张丽梅与魏娇颜一同投入到大许村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跟随驻村扶贫工作队、村干部与大许村贫困户朝夕相处,进一步摸清了村情、户情,既为家乡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又增强了未来适应社会的自信。”陈永刚表示,“参加以扶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把青春旋律融入到脱贫攻坚的时代脉动,人生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无疑值得庆幸和回味。”
图为魏娇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核实贫困户收入数字及帮扶成效
图为魏娇颜和程谨谨、张丽梅在查看贫困户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