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布局调整的“桐城探索”
04版:文都谋局·高中布局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2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2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高中学校布局调整的“桐城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通讯员 何立春 发布日期:2018-10-10 10:08:10

  当前,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适龄儿童人口数的不断下降,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日益迫切,导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不断加剧,加上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资金相对不足,这导致了城市里的高中学校人满为患,而许多农村高中学校却日益萎缩,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已是势在必行。
  和许多地方一样,作为我省教育强市的桐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那么,桐城市是如何结合市情去探索的呢?就此,本报记者开展了系列走访,并有了新的发现。

桐城八中新校区  □本报记者  傅  军/摄


探索之一
根据实情制定一揽子布局规划

  桐城市位于我省中部,县域面积1571平方千米,辖1个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人口75万。作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院士之乡,桐城市素以文化名邦著称于世,被誉为“文都”。
  这其中,教育一直都是桐城一块亮丽的品牌。在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前共有10所普通高中学校,其中3所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7所安庆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其中初中毕业生最高时达1.4万余人,今年只有5500余人。
  “布局调整是顺应城镇化、人口外流、生源减少的大势做出的一大决策,目的在于整合桐城市高中教育资源,实现分类分层办学,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办学转型,力图做大、做强,重塑桐城市的教育品牌,满足民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原第11中学校长包为直言,现实情况决定了所有的决策规划。
  从2012年起,桐城市启动了高中学校布局调整,撤销第七中学,组建桐城中学范岗分校(桐城市高考辅导学校);2014年7月,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桐城市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决定“自2014年秋季开始,第二中学高中部,第9、第10、第11中学停止高一招生;以第八中学为依托,组建东部新城高中;第九中学作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地”。
  紧接着,2018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高中学校向优质学校集中的规划布局,决定撤销原第5、第6、第8、第10、第11中学的普通高中建制,整体并入新的第八中学,形成新的第八中学五中校区、六中校区、卅铺校区;同时撤销桐城中学范岗分校,设立由桐城中学、天城中学、桐城八中三所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联合办学的桐城市高考辅导学校。
  “整个布局调整遵循了‘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分步实施,减少数量、增大容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按照桐城中学精品强校、天城中学做强做优、第八中学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将市域内现有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逐步调整减少至三所”。在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包卫兵看来,高中学校布局调整是根据市情确定具体规划的,其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
  今年秋学期,新建的第八中学东部新城校区投入使用,首批招生一千五百余人,五中校区、六中校区、卅铺校区的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继续留在原校区就读直至毕业。整个高中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达到了“教师配置优化,用人机制健全,工资保障有力,经费使用高效”的目标。  
  一切都有规划。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教育强市目标,并按照“高中向优质学校集中”的思路,坚持“优化配置,提高效益”的原则,制定了《桐城市中小学2017~2030年布局调整规划》,统筹规划、有效推进、分步调整全市中小学布局。


探索之二:
依照规划分步骤推进各项工作

  众所周知,高中学校的布局调整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学生如何安排、教职工如何分流、校舍资产如何处置、教育资源如何合理配置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矛盾百出,困难重重。”面对记者,桐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星生不回避、不遮掩,直面问题,一针见血。他坦言,振兴桐城教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不断传承、改革、创新将是桐城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者发现,在张星生采取的八项措施里,“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成为了他上任后精准发力的首要抓手,而高中学校的布局调整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
  最关键的就是教职工的分流与安置。给出的办法是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教职工的安置工作关系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强,安置过程必须要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同时,坚持学校需求、校际统筹的原则,如针对第9、第10、第11中学的教职工安置,都由市内各级各类学校接收,各接收学校最大限度挖掘潜力,提供岗位。同时,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支持教师在过渡期内到市内民办学校支教。志愿到农村缺编或需要学科配套的初级中学、小学支教的教师,依据《关于印发〈选派高中教师到边远农村初中、初中教师到村小支教工作实施意见(暂行)〉的通知》办理。
  另外,坚持组织安排为主,兼顾个人意愿原则。安置统筹考虑接收学校和安置人员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实行个人志愿与接收学校双向选择,妥善处理学科、岗位等供需矛盾。还有就是坚持分步实施,平稳过渡原则,如根据第八中学东城校区建设进度,设三年过渡期,先对教学一线和教辅人员进行安置,再安置工勤人员。对第9、第10、第11中学的校级班子和管理人员,须留守原校,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行安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布局调整过程中剩余的教育资源,不仅制定了合理的规划,也进行了充分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如利用第九中学闲置校舍,投入四百余万元,改造成集教师进修培训、青少年研学旅行为一体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有就是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今年市政府投入资金380万元,将原第10中学闲置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用于初中和小学使用,极大地改善了金神学区的办学条件。另外,为推动大关学区布局调整工作,今年暑期市政府分别将卅铺初级中学搬迁至原第八中学校址,卅铺中心小学搬迁至原卅铺初级中学校址办学,通过调整,不仅解决了卅铺中心小学办学窘迫的状况,也充分利用了高中学校闲置的教育资源。


探索之三:
成为振兴桐城教育的重中之重

  “加油!加油!”9月28日,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助威声响彻了第八中学新校区偌大的校园,这里正在举办桐城市第十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市各初中、高中学校25支代表队416名运动员参加包括中长跑等13个项目的竞技比赛。
  走进第八中学新校区,校园环境高端优雅,建筑恢弘大气,桐城派文化扑面而来。从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到餐厅、宿舍,以及校园各类文化广场,一个个富含文化底蕴的名字和各类彰显文化的墙体图片,给人印象深刻。
  “新八中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大力振兴桐城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桐城市高中学校布局调整的产物”。在第八中学校长王桂廷看来,最近几年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带来的变化也是惊人的,真的为能参与到这场惠及桐城市未来的大发展而欣喜,甚至忘了从暑期一直坚守到现在的苦楚。
  王桂廷告诉记者,第八中学新校区于2014年论证立项,2016年破土开工,占地258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亿多元,今年秋季面向全市开始招收了30个教学班,共一千五百余名高一新生,拥有教职员工187人,高级教师和研究生近百人,目前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正有序进行,有条不紊。
  徜徉在第八中学新校园,听到最多的是“第八中学新校区是市委、市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工程,不仅学校建设政府全程参与,首批教职工也是从九所高中学校经过层层遴选的”。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桐城探索”的各个环节里,桐城市委、市政府的身影无处不在。
  2016年8月25日,市委书记刘中汉在振兴桐城教育座谈会上强调,振兴桐城教育,要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要志在争先、勉成国器,要勇当大任、兴教富桐。正是在这次座谈会上,市党政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全程参会,分析了桐城市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探讨了振兴教育发展的思路。业内人士指出,如此高规格的教育座谈会,在桐城教育史上是第一次。
  2017年11月28日,市委书记刘中汉率队实地调研新第八中学等东部新城重点工程建设。要求相关单位要按照拆迁不影响建设的要求,在保障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加快明年项目谋划;要加强要素保障,做好各方对接工作。
  2018年3月22日,市委书记刘中汉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第五、第八中学和天城中学校园,详细了解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听取师生、学生家长对高中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刘中汉在天城中学主持召开座谈会,和与会人员围绕第八中学新校区的生源分配、教师选调、班子配备、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从市委书记到各个职能部门都对桐城教育的发展投注了更多关心与支持。
  “高中教育布局调整社会关注度高,关乎一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对桐城教育振兴的影响举足轻重”。多次调研之后,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人文强市战略,打造文教名城”的“552”部署,对教育改革、发展振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出台了系列改革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桐城市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桐城市中小学2017~2030年布局调整规划》、《桐城市高中布局调整及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方案》等所有的文件的出台,同样都是市委、市政府直接参与制定的。
  另外,在学校的撤并中,如何保障原有的待遇一直是个敏感的问题。这些待遇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使用、教师职称的评聘、住房的配套、绩效工资的合理兑现等。在这些方面,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以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大局为重,自觉服从安排,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妥善做好保障。

  “在布局中调整,在盘活中发展,全市一盘棋”。桐城市对高中学校布局调整的探索已然让更多桐城市有识之士看到了成效和希望,即便还有这样和那样的矛盾与问题,但他们已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