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师魂 守师道 立师表 图片新闻 念好“五字诀” 抓实驻村扶贫工作
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2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2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铸师魂 守师道 立师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方德喜 本报记者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18-09-26 10:44:58

池州市努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几年来,池州市委、市政府站在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高度,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市教师队伍实现了五个根本转变。

中青年教师占78%

  据了解,这五个根本转变分别为:一、教师队伍数量有新突破,专任教师数量由“十二五”末的1.1万人增加到近1.3万人。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新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由“十二五”末的96.3%提高到97.48%,研究生学历提高了3.5个百分点;普通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由“十二五”末的97.7%提高到100%,本科以上学历由78.52%提高到86.23%;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大幅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普遍增强。三、教师队伍结构有了新变化,紧缺学科教师得到有效补充,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根本缓解,教师队伍整体年龄进一步下降,中青年教师占比由65%提高到78%。四、师德师风得到根本好转,在职教师办班补课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教书育人行为日益规范,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五、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改善,教师工资逐年增长,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足额缴纳,乡村补贴发放到位,农村教师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现在池州市基本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截至上学年末,该市中等及以下普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1.4756万人,其中普通中学6642人、小学5510人、幼儿园2565人、特殊教育学校39人;共有专任教师1.2841万人,其中普通中学5902人(普通高中2220人,普通初中3682人)、小学5454人、幼儿园1450人、特殊教育学校3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2007人,一级教师2405人,二级教师893人,三级教师24人,普通高中有职称教师占90.45%,普通初中有职称教师占90.20%;小学专任教师中有中高职称76人、小学高级教师3410人、一级教师997人、二级教师204人,有职称教师占85.94%;该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164人,学历达标率97.48%;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3682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毕业及以上3175人,占86.23%;小学专任教师中中专及以上学历5454人,学历达标率100%;幼儿园及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该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教职工630人,其中普通中专22人、职业高中608人;中等职业学校有专任教师581人,其中普通中专专任教师11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570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教师503人,占87.67%。

“五多”“四改”“两抓”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背后是“五多”并举、“四改”同施、“两抓”并重。
  “五多”并举,全面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一是多举措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努力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言行;建立了有效宣传机制,不断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和宣传力度;修订出台了《池州市公办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加大了对教师违纪违规行政惩处的力度,弘扬高尚师德,唱响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主旋律。二是多形式加强教师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狠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和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紧缺学科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指导师、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市级专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业务水平有效提升。近几年来,市教育局积极落实国培、省培、市培、县培等四级培训,每年投入教师专项培训经费一百多万元,选派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人员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进行研修。三是多元化培养优秀教师,建立了教育拔尖人才选聘“绿色通道”和专项奖励机制,不断加大市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的评选力度,每三年开展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评选,督促教师专业再提升,建立了一支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名教师,目前已实施两届,共挂牌市级名师22个、名校长12个,工作室团队200人,市教育局给予每个工作室1.5万经费支持;积极开展城镇教师对口支援农村教师活动,同时通过交流轮岗等形式,努力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加强教育教学特色教师培养与选拔,在全市建立了一批优秀教师孵化基地学校。四是多方位加强校长培养与锻炼,倡导教育家办学,建立了校长准入、选用、培养新机制,以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创新校长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推进校长挂职锻炼、高校研修,完善校长评价办法,逐步提高中青年校长在中小学校长队伍中的比例,提升校长学术水平、引领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不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管评办分离,现代学校制度得到逐步建立完善。五是多部门协同加强教师配备与管理,探索实行义务教育新进教师无校籍管理,县管校用模式得到有效落实。完善分配制度,改进教师绩效考核、奖惩和岗位薪酬分配办法;以县(区)为单位,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职务结构比例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采取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发放乡村补贴等多元化途径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普遍建立了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校长、教师交流制度。逐步改进评价方式,常态化组织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综合运用教师互评、行政评价和学术组织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四改”同施,持续提高教师待遇。一是改善教师待遇。依法依规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每人每月200元~500元不等。石台县还设立农村艰苦偏远学校岗位津贴,每人每月300元。建立教师定期健康体检制度。二是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2009年率先在全省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目前,该市总投入资金近一亿余元,新建、改建教师周转房一千三百多套。三是改革职称评聘办法。2016年起,小学(幼儿园)具8%~10%的高级岗位并予评聘。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乡村学校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按上限执行,实行教学点中级岗位全覆盖。对超岗位职数的乡村学校采用“退二聘一”的办法实施评聘。明确提出在县域中小学教师相应岗位总量内,凡在乡村任教累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乡村教师、符合晋升一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职务)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学校岗位职数限制。四是改变表彰奖励指标平均分配,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由国家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省、县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同时,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对乡村教师单列指标。
  “两抓”并重,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一是着力抓好教师党建。市及各县(区)率先在全省全部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率先将学校党组织关系划归教育工作委员会管理;科学规范设置党组织,着力配备党建工作力量,推进学校党组织书记与校长“一肩挑”,开展党组织书记培训,落实党建责任制,抓好“头雁”;着力推进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及“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创建,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着力改变学校重学业轻党建现象,抓好党建与发展融合,教师的党性得以锻炼,党员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二是抓好在职教师违规办班补课、有偿家教。出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师德师风建设“十不准”、严禁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暂行规定、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文件,设立监督投诉平台。自2015年起,已连续四年暑假期间会同市电视台《多维度》栏目就各地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进行明查暗访,曝光违规办学现象。2016年严处了12名违规补课教师,2017年督青阳县教育局给予两名被查实违规补课教师行政警告及经济处罚。今年下发《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方案》,会同电视台到各地明查暗访,教师违规补课、有偿家教得到根本遏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