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潜在应用令人惊喜 一个失血的村庄 废品也可以动听
06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1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9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18期  下一期
一个失血的村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林纾英 发布日期:2018-09-12 11:16:04

高考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打开村庄尘封的门,我就看到了这个村庄,看到了一方小院里养着的一群鸡鸭。器宇轩昂的芦花大公鸡满院子追撵着一只母鸡,之后用它强劲的喙扭住母鸡的鸡冠,把那只棕红色母鸡死死地踩在脚下。我还看到一条老黄狗烦蹀又无奈地耷拉着硕大的舌头满院子转悠,哈喇不断地从它的舌上滴下。
  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汉叼着一只老木头烟袋沿河边慢悠悠地走着,在他的肩上有一副木铧犁,他身后不远处跟着一头老黄牛,不时地甩着尾巴驱赶那些不即不离一路追随着的牛虻与苍蝇。
  我从村庄那扇尘封已久的门后轻易地就捡拾起这幅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落满了时光厚重的灰尘。当我一点点地拂拭去灰尘、当我细细审视照片的时候,我看到了时光的冷厉,它已经褪去了村庄昔日的温柔与明丽。
  多年来,无论梦里梦外我一直就在追寻这个村庄,我的车轮不停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滚动,从城市到乡村,再从乡村到城市。我的灵魂也跟随着我的脚步在这三十几分钟的路上徘徊,就像一只飘忽在半空中的风筝。我在这一头。家乡在另一头,那条长长的路是连结我和村庄的丝绳。
  我的村庄隐于沟深林密的群山交叠处,实际上就是群山皱褶处一条大沟里的百多户人家。而就这样一个深居简出的小村庄,多年以后竟被人们发现了它存在的价值,被人像名贵古董一样从深山里开发与挖掘了出来。
  许多年来,这个大沟里的村庄一直就像一棵深深根植我心底的枣树,我能记起它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还有沟里潺潺流淌着的小河。我是闻着它的花香、吃着甜果、喝着甘美河水长大的山里孩子。如今我的肉身走出了村庄,我的灵魂却从来就没有从那里走出来, 从没有一刻将这个村庄忘记过。我一直被诱惑着,我总惦记着,渴望着能回到它的从前, 去采摘,去收获;我渴望着再次走进村庄的河,用它的清波洗去我一路走来的风尘,滤去我历经红尘的千百沧桑。
  只是,我没有想到村庄会长出那么多的刺。
  小河干涸了。没有河水滋润的村庄开出了更多的花,是变异的花,无香无色。它结的果越来越少,却长出了越来越多的刺。村庄在时间久远的干涩与无情磨砺下,青葱被一点点地锈蚀掉,一天天地露出了它的瘦骨嶙峋,像一个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的贫病者。自此后,我一直就在期盼,期盼河流能重回我被时代割裂与瓜分了的村庄,我等着它去唤醒村庄的沉寂,去滋养灌溉,去医治村庄的贫病。        (有删改)

  7.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就像一只飘忽在半空中的风筝”?(4分)
  8.如何理解“我没有想到村庄会长出那么多的刺”中的“刺”的内涵?(4分)
  9.本文为什么以“一个失血的村庄”为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7.①喻指自己离开家乡后,有一种灵魂漂浮无根的感觉。②以风筝离不了丝绳的控制,喻指自己也需要故乡的精神皈依。③以丝绳时刻维系着风筝,喻指自己时刻心系故乡。
    8.①“刺”暗指村庄被开发后的各种新建现代化设施。(1分)②指代小河干涸后故乡失去植被而变得“瘦骨嶙峋”的面貌。③突出村庄变化给“我”带来的强烈的“扎眼与疼痛”之感。
    9.①文题用拟人手法,写出“昔日温柔明丽”的故乡由于过度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自然朴素的人文风貌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③反映出作者对“唤醒沉寂,去滋养灌溉,去医治贫病交加”的故乡,重新找回精神家园的强烈渴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