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韵》
03版:我们的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1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9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18期  下一期
《虹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09-12 11:12:27

校报校刊

  《虹韵》是由泗县第三中学团委主办,虹韵文学社负责的校园刊物。
  悠悠汴水,源远流长。千年虹乡,古韵贻芳。这便是“虹韵”的由来了。
  2017年1月1日,《虹韵》诞生了,以季刊的形式刊印,迄今已发行了16期。旨在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引领的作用,从稿件到成刊的分发,所有的工作几乎都由学生完成。可以说,《虹韵》凝聚了文学社每一位社员的心血和汗水,大家视若珍宝。
  《虹韵》的文章以学生作品为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五大板块:成长路上、至爱亲情、歌舞青春、故园之恋、跳动音符等。《虹韵》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舞台,在这里,他们倾诉心绪,化解郁结,不再惆怅;在这里,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青春就是这般阳光;在这里,他们经历挫折,更加坚定心中的方向;在这里,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文学、对知识的信仰。
  承虹乡之文明,续盛世之辉煌。刊物一直对三中学子殷切盼望:一曰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破万卷书,方有神来笔。二曰扬弃。弘扬真善美,祛除假恶丑;彰显正能量,鞭挞腐朽物。三曰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名著相约,偕古人通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四曰创新。新孕育希望,创新促进发展,葆文明焕生机,历久弥新。

校长寄语

  悠悠汴水,蓬勃虹乡。
  虹乡学子,在《虹韵》这一舞台上,舞出青春之韵。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我手写我口我心”,通过文字展现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潋滟汴水映虹韵,吾辈当持彩练舞。
  三中的每位学生对于三中只是八千分之一,但对于其家庭却是百分之百,他们承载着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教好一名学生,振兴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优的发展,对学生幸福和未来负责,应是我们三中全体教职工的人生追求。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三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分钟,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在勤奋中获得成功,在拼搏中创造辉煌。
                 □泗县第三中学校长  庄  亚

泗县第三中学校刊
《虹韵》

作品选登

最美的时光,最美的你

□高三B2班  陈雪琼
   辅导教师  王姗姗
  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就像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涂鸦,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句暖暖的问候就会让我们热泪盈眶。慢慢的,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们似乎不会再感动,只是当我们错过再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经失去了那段最美好的回忆。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记忆中青涩而又幼稚的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记忆中的那个女孩,曾和她一起上课偷偷聊天过,一起偷看的小说被老师没收过,一起花痴地跑去看某班的帅哥过,当然,也吵过、闹过、冷战过。时隔多日的今年,我猛然间又想起了你,可我却找不到你,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不知道你在新环境中生活的是否开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我,不知道你还会不会想以前和我一起疯、一起傻,你知道你还会不会用你那搞笑的表情表达出你对我的嫌弃……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苦苦寻觅,原来我最怀念的温暖是你。
  记忆的轮盘,倒转着……
  回忆……
  回忆三年前第一次与你相遇……
  那天的我们都在烈日下站着军姿,恰巧,你也在,我和你面对面站着。当广播中播放《隐形的翅膀》时,我发现对面的你突然就微笑着享受音乐。我很想笑,心想,这个人真奇怪。分班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和你竟然一个班,我把那天的事情告诉了你,你笑笑并没解释什么,就这样,我们成了同桌。
  记忆的轮盘,继续转动着……
  你幼稚地喜欢上了高兴兴这个名字,逼迫我以后要叫你高兴兴,还私自把我给你的备注改成了高兴兴,其实,我还是感觉傻米更好听啦,但是你的备注我到现在都没有更改。
  记忆的轮盘,请不要停止……
  那时的我们因为一些小矛盾而争吵,在冷战的期间,我曾对你恶语相向。现在想想当初的自己怎样会那样任性刻薄,现在的我只想对你说一句对不起。不过幸好,我们的友情依然在继续……
  记忆的轮盘,在那一刻停止……
  临近中考,我们大家都选择了留在本校的高中,而你执意选择另一所学校,我并不想劝你为了友谊而留下来,你有选择的权利。但是,我们要面临的是分别,我害怕时间会冲淡一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女孩还是那个女孩,别让时间带走了最美好的时光、最美的你。


留给自己一个对手

□高三B3班  王觅青
   辅导教师  王志利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要感谢那些轻视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懂得,你必须变得优秀,优秀才能让你拥有尊严,优秀才能让你拥有选择权而不是被选择权。
  比赛需要对手,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需要一个对手、需要一点压力、需要一些磨难……一个个拥有对手的人是幸运的 ,也是幸福的,你不会感到悲伤、孤独,更多的是喜悦,一种充满竞争的激情瞬间迸发。在同对手竞争的过程中,你会收获成功或失败,这些都是你人生的插曲或者是与社会的磨合。
  高中的学习,竞争力增大了许多。这时,你更需要一个对手,一个可以陪伴你一路成长的人,直到你登上最高的山峰,他才算完成使命。
  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就会甘于平庸,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没有奋斗的目标,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最终会养成惰性,导致庸碌无为。有了对手,你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的动力,让你时刻保持清醒,让你自信地去制定目标,让你随时都充满了战斗力。一个强劲的对手,会激发你更加强大的精神和斗志,会让你奋不顾身地去克服困难,会让你想方设法地去取得胜利。
  请留给自己一个对手吧,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在你心中的位置无法取代。请祝福你的对手吧,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你才会成长、才会有今天的辉煌。
  留给自己一个对手,与他共成败,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才是那个拥有蓝天的人……


泗州那个味

□高一A4班  任嗣佳
   辅导教师  姚强瑞
  多少人向往着那些繁华、奢侈的生活,可我却不同,在我的心里,我的家乡并不比那些一线城市或什么发达港口城市差。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是泗州人,我爱泗州那个味。
  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快节奏,这里的生活是恬淡的、是安宁的。正如赫胥黎所说的那样:“已知事物时有限的,未知事物是无穷的。”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怎会懂得我们的快乐。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窗户,人们便起来劳作了。田里的豆苗,争气地排列在农人的身前,好似它们很享受农人为它们的规划,一行行,一道道,不歪不斜,均匀如织。几个撒种子的人,俯身弓腰,疏疏落落在田野里,一步一弯腰,一步一后退,动作娴熟而有节律。它们的倒影,与蓝天白云一同构成一幅自然的风景画,没错的,勤劳,质朴,这就是泗州味。
  假日里,到朋友家,那些错综复杂的乡间小路可难住了我,而我往往会搜寻那些牵着孙子、孙女散步或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请问,小曹庄怎么走啊?”“小曹庄?不就沿着这条道走吗?走到头再往右拐的村子就是了,不远。”老人的嗓音沙哑,纯正的泗州味。
  淳朴,热情,这就是泗州味,听着这种乡音就像吸食罂粟花一样让人上瘾,我尤爱听他们说话,那话音,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漫步在这里,虽然没有像北京那样千年古都厚重的文化熏陶着我,也没有像杭州西湖那样旖旎风光陪伴着我,但那沁人心脾的初春嫩芽的味道,却使我这样陶醉。
  有人说听觉中的泗州比视觉中的泗州更为深远。
  婴儿用第一声啼哭来表达最初的声音,而泗州戏——泗州独具一格的地方戏曲,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登台后,名扬全国,那摄人心魄的“拉魂腔”,珠圆玉润,三日不绝。小学时,就对它颇感兴趣,还专门找了老师来学习,亲身体验后发现在那些朴实如泥土的唱词、平缓悠扬的曲调竟比流行歌曲多了许多厚重的韵味,细细品来,更是有天地间遨游的快感。这逍遥的泗州味啊。
  说到泗州味,自然要提我们泗县各色小吃,草沟烧饼,名扬四海,每次在紧张的学习之后,都会去校门外的烧饼摊上,那烧饼摊的主人老大爷,和蔼可亲,再看看他的工具,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擀面杖,就觉得好专业。“来两个烧饼。”“好嘞。”老大爷那一声爽脆的答复,就如他的烧饼,香脆弹牙。
  家乡的爆米花,遥远美好的记忆。每到玉米收获的季节,村里就会来一位皮肤黝黑的老爷爷,拿着一个头有转轮,中间圆柱的爆米花神器,在乡间的小路上叫喊:“炸爆米花喽,又香又甜的爆米花喽。”这时,每家每户都会拿上一大袋晾干了、洗干净的玉米粒,聚在老爷爷的周围,小朋友们捂着耳朵,有几分对这个铁家伙发出响声的惧怕,更多的是对爆米花的渴望。“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这难忘的泗州味噢。
  我想,我真是被这泗州味中毒了,萦绕心间,唇齿生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