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砥砺前行
23版:德高为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17期  下一期
行稳致远 砥砺前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09-08 18:39:02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涅槃与绽放

  金秋九月,在校生达到8000多人的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态。校园崭新美丽,学生意气风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虽然刚开学,一直关心该校发展的省教育厅领导就前来视察,人民网、新华网等重要媒体也慕名而来……
  深入采访后,我们才知道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这两年经历了从涅磐重生到精彩绽放的改变,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源于全体师生的执着进取和奋斗。
  精彩2018,硕果累累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也是最直观最清晰的。下面的两组数字,最真实的显示了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在2018年取得的累累硕果。
  在教育教学方面,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收据颇丰: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阜阳市2018年信息化大赛17项作品获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
  安徽省“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6项作品获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五项,其中一项参加国赛;
  优质课、教研论文获奖作品共计32篇;
  2018年集团课题申报共计10项,立项6项,其中1项为集团重点课题,市级课题共计立项3项,省级课题申报1项;
  对口高考236人报名,其中报考本科院校110人,本科录取17人;专科录取188人;
  2018年技能大赛,共计150多人参加,其中国家级获奖2项;省级获奖4项;市级获奖95项……
  部分职业教育考察团到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参观考察,各级领导前来视察指导:
  3月22日,桃红李白迎春黄,天坤皖北好风光——河南、湖北职教考察团莅临该校参观调研; 
  4月11日,唱好职教戏,引得孔雀来——怀宁县职教考察团莅临临泉县考察交流; 
  4月12日,马鞍山市职教考察团到临泉县考察职业教育工作; 
  4月21日,职繁业茂,“凤凰”来临——凤阳县职教考察团莅临临泉县考察交流;
  8月13日,浙江省岱山县职教考察团莅临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考察调研;  
  8月25日,山西省石楼县职业教育考察团莅临该校考察调研职业教育工作;     
  1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尚勇莅临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视察;      
  2月8日,向人民交上一份职业教育的“答卷”——省市县多级人大代表到该校视察、调研;
  5月16日国家人社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付跃钦到该校考察指导工作 
  5月28日,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一行莅临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考察指导工作 ;
  6月23日,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军一行莅临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调研职业教育扶贫工作;
  6月24日,安徽省禁毒委领导莅临该校检查指导禁毒教育工作 ;
  6月2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高研院到临泉县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
  各方重视,涅盘重生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会一帆风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也经历了低谷和徘徊,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终于得以涅盘重生。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八千余人,教职员工3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3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6人为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56人,双师型教师90人;现有5个系部18个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为省级示范专业,高铁乘务为学校特色专业。目前,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已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能力提升体系完备、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完好的发展新格局。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前身临泉县高级职业中学,1958年建校,1985年改制为临泉县高级职业中学,2014年被批复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尽管历史悠久,但招生规模、教学管理、专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教学管理缺乏时代性,曾是不争的事实。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郭颖超告诉记者,“恰在这时,新任县领导的到来和对职教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学校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2014年1月25日,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候选人邓真晓到临泉上任的第二天,就来到县高级职业中学调研,他明确指出:要突破原有的办学模式,紧紧与市场结合,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走出校园,联姻企业,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把丰富的人口资源培养成优质人才资源,努力把临泉建成全国知名人力资源强县。
  2015年6月,临泉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让全县每名初中毕业生完成中等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让全县每名初中毕业生完成中等教育,不让任何一名初中毕业生直接流向社会的目标。邓真晓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这个意见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解决了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
  “建最好的教学设施,办一流的职业学校。”邓真晓的承诺掷地有声。
  2015年12月2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规划面积500亩、投资4.7亿元、可容纳学生12000人的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
  2018年九月初,在校学生由原来的2000多名暴涨到8000多名。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临泉,财政收入较低,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当年全县的财政收入只有12亿左右,县里却毅然拿出4.7亿办一所职业学校,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勇气!
  从项目建议到资金筹措,从项目规划到具体施工,从工程监理到建设验收,从功能布局到招生准备,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邓真晓同志的心血。
  已经担任县级职业学校校长22年的郭颖超,经历了姜尚故里职业教育2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面对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蓬勃发展,他由衷地感慨:没有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发展。
  华丽绽放,回报社会
  一所学校是否成功,取决于他们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绩。在这一方面,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学校的发展阔步向前,一步一个台阶,学生就业率一直接近百分之百。但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人并不满足这些,他们还要担当更大的责任,更好地回报社会。当前,精准扶贫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皖北经济学校人积极参与其中、奉献其中,他们提出“6个1”扶贫模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郭颖超说:作为一所职业中学,最大的使命就是结合县情,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带动老百姓致富,让“精准扶贫”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5年5月,学校印发了《关于成立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成立了以校长郭颖超为组长,副校长符国武、韩金钟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职业教育扶贫办公室,选调优秀干部任扶贫办公室主任,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并下拨了专项经费,为开展“6个1”扶贫工程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目前,该校学生中共有614位同学属于建档立卡家庭。数量多、分布广,给帮扶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学校在认真落实各项中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党员带头,全体教师分组包片进行定期走访、慰问,为贫困家庭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每户家庭制订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
  另外,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该校对关庙镇河坡村一百多户贫困家庭进行精准扶贫,对他们进行种植、养殖或其他技能培训。
  一年来,该校平均每两个月对1000多个贫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一次,先后发放生活用品、慰问金和春联等共计人民币30万元以上。
  据统计,近三年来,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共为在校贫困学生发放贫困助学金近2300万元,让2000余名贫困学生,5000余名贫困农民直接受益。另外,该校近三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95%以上,2016年为97%,3届毕业生平均月工资分别为4500元、4300元、4000元。学生的顺利就业和稳定的收入,极大地推进了扶贫工作。
  多年来,县政府综合开发并利用全县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将县农委、人社、卫生、农机、教育等部门的各类培训整合到皖北经济技术学校,2016年以来学校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发展中短期培训,以促进劳动力转移,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先后与临庐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等20多家县内龙头企业合作,共计培训技术人员及产业工人2000余人,大面积提高了县域内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受训人员大部分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成功创业。
  与此同时,在建设好校本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加强与种养大户的联系,广辟挂牌联点培训基地,使职业教育走下黑板,走进乡村,走上田间地头。学校先后共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年均培训3万人次以上,培训过的学员当中,不少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当了该县现代农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基层致富的领头羊。
  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自能千里香。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立足地方实际,聚焦“精准扶贫”,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成果获得广泛赞誉。2016年12月12日,安徽省省委副书记信长星视察学校说:“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混合所有制改革、脱贫攻坚,为推进临泉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017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学校调研指导工作时称赞:“扶贫扶智,让临泉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职教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皖北职校做的准、做的细、做的实。”
  行稳致远,砥砺前行
  成绩让人振奋,但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人没有沾沾自喜陶醉其中,他们是清醒的,是冷静的。他们不断的查找缺点,寻找解决办法,努力完善自己。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冷静与反思,才能行稳致远,只有砥砺前行,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今年,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围绕争创有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总目标,推进学校整体质量提升,2018年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围绕总方针,狠抓教师队伍的“忠诚事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严格执教”的教风管理和学生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基本技能、有仁爱之心”的思想教育。
  在采访中,天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郭颖超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现在还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如: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建设基础较弱,新增设专业数量较多,缺乏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建设力量较弱,急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
  为此,学校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构建“工匠大县”体系建设等措施,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把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