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育工匠 内涵发展提质量
18版:德高为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17期  下一期
校企合作育工匠 内涵发展提质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09-08 19:08:05

——江淮工业学校四十年发展纪实

原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左一)来校调研

  一、学校简介
  江淮工业学校是一所公办普通中专学校,是桐城市职教中心,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校园坐落在桐城市区,背倚龙眠山,面临城区主轴线同安大道,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校初创于1979年,原名桐城三中。1993年,学校易地重建,因“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号望溪)的后裔、原台湾大华中学董事长、教育家方志平女士捐资助学,易址扩建,更名为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5月25日,按省厅要求,经安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见证下,江淮工业学校隆重揭牌,同时具备“3+2”高职办学资格。
  目前学校占地300亩(主校园200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校园规划井井有条,教学区、运动区、实训区、生活区分布合理。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数2600人,学校开设有与桐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应用类、财经商贸类、社会文化与服务类十个专业,并与多个企业、行业单位联合办学。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11人,有一支阵容较强、学科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高、中级教师占总任课教师的76%以上,双师型教师达82%。
  二、办学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确立了“以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理念。四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面向市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成就。加强校企联合,积极探索新型的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了“一张纸,定单委培模式”、“一块地,筑巢引凤模式”、“两条腿,送教上门模式”等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有五大校内实训基地:龙鹏针织、金海洋汽修、圣能机械、长和电子、光发模具;校外十大基地:盛运股份、华祥集团、信邦电子、常荣机电等。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和现代智能制造产业“鑫美芝智能制造集团”建立了智能制造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宽了校企合作渠道等。
  ——贴近市场,设置专业。
  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需要和当地支柱产业无缝对接,学校为此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开设桐城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专业。如学校与行业(桐城市玉雕协会)合作开设了玉石加工与营销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企业(安徽常荣机电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电子商务分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近些年来,学校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平衡发展,以加工制造、财经商贸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带动文化艺术、交通运输等专业建设;在突出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他专业特别是新建的微电子器件制造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向)专业、体现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玉石雕刻与营销专业的发展。
  ——师资培训,齐头并进。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水平提升则是一个学校长远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江淮工业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发展,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取得高级资格证),文化课教师参加各种转岗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 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二个月),选派优秀教师分批到江浙职校交流学习(每次一个月)。 逐年招聘专业课教师,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经过多年多途径的培养,潘光照校长现是省级优秀校长,胡兴苗、都昌胜、余克尚三人是省级名师工作坊领衔人,齐毅、李松柏、项顺如等6人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李松柏、黄小平、刘新生等8人是省对口高考命题库专家组成员,吴业辰、郑晓钟、雷蕾等16人分别被评为安徽省中职第一批、第二批省级教坛之星。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开展省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和省级名师工作坊建设,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正在建设的有胡兴苗财经省级名师工作坊、都昌胜汽修省级名师工作坊和余克尚心理省级名师工作坊。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开设普通中专班、非全日制企业中专班、成人大专班。和高职联办3+2大专班,201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和安徽商贸职业学院联合办学,招收3+2会计大专班50人。明年拟继续开设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3+2大专班。
  三、办学成效
  ——技能竞赛全覆盖:“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办学模式、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学校专业全覆盖,教师学生齐参与”,让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转变为常态性工作。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级技能大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老师给予表彰与物质奖励,推荐参加省、市竞赛。为了提升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度,部分竞赛项目与行业(企业)合作办赛。
  2017年,在安庆市第十三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我校获一等奖14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9人;在安徽省级技能竞赛中4人获奖。2017年举办校第九届学生技能竞赛,共设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机械加工、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农业技术、文化艺术七大类21个项目,300多人次参赛。在2018年安徽省技能大赛中,选手取得了较好成绩。
  ——对口升学出路广:对口升学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坚持就业质量和对口升学两手抓。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江淮工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奖励办法》,实行教务主任、副主任到班蹲点;成立毕业班备课组,研究考纲,分析学情,加强教学针对性。
  2017年我校参加对口高考人数101人,95人被本、专科院校录取,录取率95%。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有更大突破。
  ——教育科研成果多:学校积极贯彻“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办学效益。教务处专人负责教科研管理工作,制定有《江淮工业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学校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队伍、有课题。以教育教学实际中问题为课题,从教师教学实际出发做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2016年,二项省课题结题。2017年度,4项安庆市规划课题结题,省级论文获奖6篇,安庆市级论文获奖13篇。在CN刊号发表论文6篇,出版教材5本。出版校级教研刊物《望溪教研》两期。教师研究和教学能力有较大提升。
  2018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立项省规划课题1项。
  ——综合实力提升快:江淮工业学校作为一所农村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四十年,四步大跨越,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安庆示范学校、省级示范职校、再到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一路走来,殊为不易,也收获满满。
  学校于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NIT考试培训基地,2002年8月被国家“两部一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10月,定为省“三重”建设中等职业中学。2003年11月,经评估验收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5月,学校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评为中等职业教育“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9月,时任副省长谢广祥率省政府职教调研组来我校调研时,对我校的校园环境、办学方向、办学模式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2014年,学校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三部委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安徽省共9所,为当时安庆地区唯一一所。2016年,学校成功申报八个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目前八个项目全部顺利通过省市中期评估,正在稳步推进中。
  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安庆地区仅10所,为桐城地区唯一一所。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再次被教育部认定为“2018年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校长寄语

  桂香熏透,稻黍丰登。今年是改革开改40周年,又迎来了第34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江淮工业学校全体教职工向全省广大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江淮工业学校是国家公办普通中专,安徽省首批九所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之一。学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四十年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内涵深厚,校企合作锐意创新,技能大赛成效显著,服务三农贡献突出”,学校先后获得“国家重点职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衷心希望全体教职工把准方向、敢于担当、善做善成、关爱学生、善待自己,始终满怀激情、团结拼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江淮工业学校的发展再写篇章、再续辉煌。
  祝福我们的教师拥有满满的幸福感,祝愿我们的教师拥有多多的获得感!
                                 江淮工业学校校长  潘光照
                                       2018.9.10

名师风采

  都昌胜:大学本科学历,中职高级讲师,现为安徽省首届汽修及计算机专业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汽车维修专业技师,维修电工及计算机高级工,安庆市中职联盟职教兼职教研员,国家高等学校电子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安徽省中职质量提升工程省级汽修名师工作坊领衔人,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裁判。2009年指导学生林鹏参加市、省汽车钣金竞赛获一等奖,国家中职技能汽修专业赛三等奖。2013、2014、2015年受聘为安庆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汽修专业裁判。曾参加多项国家级、省市课题研究并获奖,出版教材五本。
  张忠权:男,中共党员。1991年以优异成绩从安庆师范学院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志愿到桐城最偏远的一所山区职校任教,2002年调到江淮工业学校(原望溪职校)工作。2009年9月,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省优秀班主任、省优秀教师。                      
  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关爱学生。他因材施教,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成效显著。强化实训指导,突出动手能力,所辅导的学生在省赛、国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坚持学习充电,多次参加省级名师培训、华夏基金培训。同时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其中《真爱育人》被安庆市教研室推荐在安庆市班主任工作大会上交流。
  余克尚: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一级讲师,校办室副主任。热爱教学,潜心教研,教学论文十余次荣获省市一等奖,公开出版教材5部,编写校本教材10余本,主持省市课题6项,先后荣获安徽省省级教坛之星、省级名师工作坊领衔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关注学生心理,自发开设心理咨询室并担任辅导员十余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导游、中级社会工作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课余热心公益,有十余年爱心助学志愿者经历,曾被《新安晚报》选拔作为安徽省唯一志愿者代表赴汶川慰问地震孤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