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新高地 助力新区大发展
09版:德高为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17期  下一期
打造教育新高地 助力新区大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8-09-08 18:27:26

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

  9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郑蒲港学校迎来了首批1100名师生,这标志着马鞍山郑蒲港新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六年时间实现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进入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初步阶段,向着“打造马鞍山教育新高地,助力新区大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爱在细微处 给幼儿当好“家长”
  开学伊始,马鞍山市妇联幼儿园郑蒲港分园小(二)班班主任万娟娜每天都很忙碌。但只要一有空,她便会登录家长的微信群,及时发布幼儿每天的学习、生活动态。“对于那些家长常年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我们就好比‘代理家长’,不仅要用心照顾好他们,同时也有必要让父母知道幼儿每天的进步。”
  新学期,幼儿园迎来了270名幼儿,比今年3月初首次招生增加了近70人。“短短时间内,幼儿园招生规模扩大,发展速度迅猛,让我们既感兴奋又认识到责任重大。”园长张桂兰介绍,该园50%以上的幼儿系农村留守儿童,“这对我们的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
  8月20日,该园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张桂兰要求33名教职工真正从细节处关爱幼儿身心健康,借助新媒体与家长加强沟通,合理化建议父母关注幼儿的成长,同时对照顾幼儿的老人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对于留守的幼儿,我们要求幼师既当老师,也当大朋友,必要时还要扮演‘妈妈’的角色。”张桂兰介绍,2018年1月,新区正式引进市妇联幼儿园,合作创办郑蒲港分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该园结合新区实际情况,坚持以爱为本,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办园理念,坚持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在探索中快乐学习”的办园特色,力求游戏化教育,个性化发展,致力于培养健康、自信、友爱、勇敢的孩子。
  寄宿封闭管理 给孩子适合的教育
  “年初听同学说,这里有一所美丽的学校,校园里有喷泉、有游泳馆、有网球场还有科技馆,让即将升入初中的我满怀憧憬”。第一次走进安徽师范大学附属郑蒲港学校,七年级(五)班的郭应蓉就爱上了这所花园式的校园,期待新学期在这里认识新同学、新老师,同时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开学当天,家住新区姥桥镇官塘村的孙菊芳带着两个孙子早早来到郑蒲港学校参观。“前期了解,学校环境很漂亮,教学质量很好,管理也很规范,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放心。”孙菊芳告诉记者,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孙子一直由自己和孩子的外婆轮番照看。“以前孩子在镇上读书,放学后的家庭教育一直让我头疼。现在孩子寄宿在学校,学习、生活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肯定比我们老人管教要好。”
  “据我们走访了解,郑蒲港新区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较多,还有不少企业高管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办学就是为这些家庭和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义务教育阶段高起点、高品质学校。”郑蒲港学校校长秦贤清介绍,该校于2016年9月经市教育局批准筹设,总投资3.85亿元,是占地面积276亩的寄宿式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秉持“爱心与责任”的校训,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家庭提供放心的教育、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努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校园优美、校风优良、师资优质、管理优秀、质量优异的现代化学校。
  教改“试验田” 让学生“全面而有温度”地发展
  “在这里,我结识了纯真的学习伙伴,与他们共进退,齐担当。在这里,我褪去了原先的稚嫩,变得更加积极上进,勇敢乐观。”今年高考,马鞍山二中郑蒲港分校高三毕业生高斌以优异的成绩被空军飞行学院录取。通过高考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准飞行员的钱浩宇,在分享高中生活时说:“在郑蒲港分校,我们享受到学校合理布局规划带来的便捷;特色的小班化让老师给了我们更多陪伴;独创的分层教学让我们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2018年高考,马鞍山二中郑蒲港分校参加高考人数337人。其中,应届文史和理工类报考人数313人,一本达线162人,本科达线284人,本科达线率达到90.7%,本科总达线人数(含艺体)308人。文理科600分以上16人,其中理科最高分656分,文科最高分620分。多位考生被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211名校录取。
  “我校第二次高考成绩相比于2017年,整体又上了一个台阶。”每每说到高考,校长王跃兵总显得格外骄傲。他介绍,该校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恪守“人文、创新、卓越、和谐”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行业精神,竭力把二中分校打造成马鞍山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窗口”,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菜单式提供差异化教育,努力将学校办成兼具试验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优质学校。
  注重实践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学期,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郑蒲港校区即将迎来2018级经济管理、电气信息工程、机械工程三个系的1800余名新生,这是该校区自2015年9月首次开学后迎来的第四批新生。
  郑蒲港校区管委会负责人伍旭坤介绍,经过多年发展,该校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习为要、创新为魂”的育人理念,尤为重视学生中文、英文、计算机专业等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志愿服务、创业创新方面的引领,立足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创办于2008年,本部坐落于马鞍山市大学城内。为提升办学条件,2012年10月,该院郑蒲港校区暨科教产业园项目签约,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亩。学院始终秉持“上善若水、笃学敦行”的校训,形成了“文心励志、天道酬勤”的校风。坚持以水利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10年来,学院师生深化课题研究、学术成果显著;重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建有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及全省首家大学生创业超市;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2+2”、“3+1”、“4+1”本硕连读项目合作及校际交流,国际生规模720余人。
  政校企合作 订单式培养职业人才
  8月15日,2018年职业教育产教融会高峰论谈在郑蒲港新区举办,来自全国60多所职业院校的代表,围绕“产教融合政策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与未来。当天马鞍山淮航技工学校、马钢卫生学校郑蒲港分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校郑蒲港教学点同时揭牌,弥补了郑蒲港新区职业教育的空白。
  “从动意、筹备到论坛成功举办,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离不开新区的支持和信任。目前,我们正在同新区洽谈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江西芙途教育集团副总裁、淮航技工学校校长许安金介绍,该校由郑蒲港新区招商引资,芙途教育集团投资新建,目前开设了无人机、学前教育、3D打印、AR/VR专业,并根据新区企业发展的需求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及会计专业,对接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人才订单式培养。该校于今年1月签订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完成360多人的招生工作。
  在该校建设过程中,新区职业产业园区又陆续引进了马钢卫校郑蒲港分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郑蒲港教学基地,托管给该集团运营。“新区支持集团发展,坚定了我们扎根新区,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职业人才的信念。同时,毕业生将来留在新区可享受实习、租房补贴,未来落户可享受购房、生育、子女就学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有利于实现政校企社等多方共赢。”
  科教兴城 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展教育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新区自建设之初就把教育摆在了发展的头等位置,六年来不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育链条,对完善教育布局、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才集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郑蒲港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钱俊介绍,新区按照“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定位,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先后建成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郑蒲港校区、马鞍山二中郑蒲港校区、市妇联幼儿园郑蒲港分园、芙途职业教育郑蒲港分校、安师大附属郑蒲港学校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新区下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郑蒲港新区秉承高起点办学、高水平保障、高质量服务“兴学助教、科教兴城”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马鞍山教育新高地,助力新区大发展。郑蒲港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姜琳介绍,“六年来,从土地划拨到资金投入,新区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教育发展”。通过多年努力,新区各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群众享受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机会得到拓展,教育整体形象显著提升,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下一步,郑蒲港新区将不断引进多样性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新区的教育创造力,使原有的教育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再生、扩大的机制,实现教育新发展。同时,新区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高的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举全新区之力,为建设新区培养更多人才,积累更多人力资本,提供更强人力支撑,不断增强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马鞍山市妇联幼儿园郑蒲港分园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郑蒲港学校

马鞍山二中郑蒲港分校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郑蒲港校区

郑蒲港新区职业产业园

郑蒲港新区成马鞍山教育新高地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郑蒲港学校迎来首批学生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郑蒲港校区举办科技周活动

淮航技工学校的学生试飞无人机

“你好,高三!”二中郑蒲港分校学生青春逐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