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鲍励,安徽大学法学院辅导员、院党委秘书,先后担任2011级、2013级、2017级本科生(共394名学生)辅导员。2016年获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合肥赛区二等奖、省赛区二等奖。
鲍励:同行路上用爱心立德树人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在安徽大学法学院学生口中,她是小鲍老师、是鲍姐、是鲍鲍,也是QQ群里活跃的“大Boss”、“情报贩子”,无论哪种称谓,鲍励总是笑意盈盈地收下。
曾一度想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却误打误撞站上了高校讲堂,成为394名大学生的辅导员。鲍励说,冥冥中这是自己的一份使命。自2011年入职以来,鲍励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努力为学生把好“两道关”,扮好亦师、亦友、亦亲人的三种角色。
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与学生们一路同行,用青春映照青春,用爱心立德树人。八年来,鲍励一直以此为对标,将一腔热情奉献给了学生。犹记得工作之初,一次新生入校体检时,班上一位女生满面愁容找到她倾诉: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很多时鲜的东西从来没有接触过,和室友们没有共同语言,备感冷落。两个小时里,鲍励静静地听着,诚恳地帮她分析原因,鼓励她摆正心态,勇敢地正视问题。在后来的工作中,鲍励始终默默关注这个学生的变化,经常帮她一起分析问题,后来,这位女生和室友们成了好朋友,并成功保研外校。毕业时,她给鲍励发来短信:“以后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谢谢您,鲍老师。”
以心换心,这样和学生的促膝交流是鲍励工作的常态,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在心与心的交融中化为青春路上动人的风景。八年里,鲍励累计与学生谈心、谈话千余次,看着他们变得更开朗、更优秀,她越发体会到辅导员的点滴工作正是仁爱之心“润物细无声”的实践。
为了帮学生把好思想关和行为关,鲍励时时关注学生微信朋友圈、QQ群、QQ空间,了解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向,在互动中不断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为了让思想引领更接地气,帮助学生们扣好第一粒扣子,在执教《职业规划课》、《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时,鲍励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开放有趣,课件、教案、案例常换常新。八年来,她组织了各类主题班会百余场,积极通过主题设置,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相关社会现象,分析相关观点立场,把握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明确个人的态度观点,在潜移默化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鲍励所带的每个年级都有一本班级日志,日志里,鲍励和学生们无话不说,她为日志每一页贴上贴画,带头自嘲自己的学习、生活,偶尔也会和学生们表白“工作有很多琐碎的事,心情也会常常像波浪一样,如果有天我臭着个脸,绝对不是不爱你们了,真的是累了吧”。这本日志就像一座桥,无形中拉近了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2013级学生蒋媛媛说:“感觉班级日志这种交流方式很好,因为它让我感受到法学院大家庭的温暖,让我感觉到离同学们这么近、离鲍姐这么近,心里暖暖的。”
成长道路上与学生一同前行
身正为范,辅导员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引领学生的生活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为了切实把好学生的行为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鲍励在学生中建立起每日打卡群,每晚总结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状况,在群里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向操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
在法学院,鲍励所带的班是公认的“学霸班”,2017年考研季,全班有16名学生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以下简称推免),13名学生获得保外校研究生资格(以下简称保外),国王学院、里斯本大学、中政、华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都向该班学生抛出了橄榄枝,这一骄人的成绩被赞是“神话的延续”。原来,早在2015年时,鲍励所带的第一届学生考研时,就获得了17个推免、11个保外的好成绩,研究生录取率42.7%,“很不巧的是那年推免是首次实行网上填志愿,难度比较大,所以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大家想都不敢想”。同年,鲍励所带班的司法考试成绩刷新了法学院的历史纪录:全班53名学生通过司法考试,通过率达46.9%,其中400分以上的15人。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鲍励说,想要学生成才,自己先要做好表率。踏上辅导员岗位以来,鲍励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四有”(有文化,有修养,有格局,有创新)辅导员,坚持一边育人一边进修。天道酬勤。八年辅导员生涯,鲍励先后获安徽大学首届辅导员技能大赛二等奖、安徽大学就业指导课二等奖、安徽大学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一等奖、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合肥赛区二等奖、省赛区二等奖。
人物档案
宫超,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辅导员,2011年7月至今,先后担任7个班共计458名学生的辅导员。曾获教育部军事理论课授课展示全国三等奖、省第九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论文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1项。
宫超: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心间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说起宫超,几乎没有师生不知道:文采横溢,是徽学与徽文化的弘扬者与践行者,打造徽学宣讲营等三个平台,三次获“感动师大”校园精神文明十佳事迹;今年6月初,他用文言文为离校的毕业生创作一首《花津群英赋》,将107名学生的名字写进文章,迅速火遍校园朋友圈,先后被各媒体报道。
聊起这些头衔,宫超扶了一下架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淡淡一笑,继而摆摆手:“我是辅导员,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将思想政治教育快速、有效的传递到每位学生的心里,为大学生拧紧思想的‘总开关’,是我的本职工作。”
用亲情引导学生成人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是学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源泉”。多年来,宫超一直很注重用亲情引导学生成人。每逢寒假,他在假前主题班会上都要求学生别在学校逗留,多回家陪陪父母家人。他所带的2014级历史学专业有三名学生是孤儿,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每年寒假前,他都会给这三名学生买几袋芜湖特产瓜子,让带给家人。“几袋瓜子可能并不值钱,但却让学生在体会到教师温情关怀的同时,也学会了感谢长辈的抚养之恩。”宫超说。
在日常教学中,宫超经常举办一些孝亲感恩主题班会,采用PPT、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亲友陪伴之恩、师长教导之恩、国家护佑之恩。他每年开展类似主题宣讲不下20次。除了给自己的学生进行主题宣讲外,他还主动联系其他学院开展宣讲,在大学生中营造了孝亲感恩的良好氛围。
在他眼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不是标语,更不是口诀,而应该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价值准则。他带的2013届毕业生张同学在求职过程中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不仅伪造简历,还请求辅导员帮他开具虚假获奖证明。他找张同学谈话时,该生不以为然,认为为了找到好工作造点假也无关紧要。他严厉地批评了这种认识和行为,并以古代孟信不卖病牛的典故教育他做人要以诚信为本。张同学听了以后默默低下了头。现在,张同学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前段时间他主动联系宫超说:“老师,您当时说的是对的,工作以后我有什么问题都会直接说明,没有欺骗过别人,心里坦荡了很多。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坦诚后非但没有受到批评和指责,反而获得了更多的理解。我现在的朋友比上学那会儿多了许多。”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价值所发挥的力量。
用乡情助力学生成才
由于是历史学专业出身,且担任历史学专业辅导员,宫超对我省的地方文化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要想让历史学的学生热爱历史文化,甘当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就必须让他们到历史文化的活动中去感受氛围。为此,他精心搭建了徽学宣讲营、历史文化街活动、校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三个平台。
2011年入职伊始,他便以“探索地域文化,讲述千年徽州”为主题开展了徽学宣讲营活动,参与宣讲的学生围绕着徽州建筑、徽州宗族、徽州商人等方面开展团队研究,整理成宣讲文稿,结合精美的PPT图片,让观众领悟到别具一格的徽州文化。该宣讲活动越办越大,从每年一次的比赛到如今的每年十几场主题宣讲,从一个班级活动成为校级规划活动,受众从历史学专业学生变为全校其他学科甚至是校外社会人士。学生们在认真筹备、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徽学宣讲营于2015年被评为校首届素质拓展精品项目称号。
在开展徽学同时,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历史普及化,成为人人都爱参加的校园活动。于是,他设计了历史文化街活动。该活动每年一个朝代主题,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普及历史知识,激发大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六年来,历史文化街活动共吸引了全校17个学院数以万计的学生投入其中。历史文化街活动在2016年被评为校第二届素质拓展精品项目,2017年获第十四届“感动师大”校园精神文明十佳事迹荣誉称号。
在弘扬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文化自信,而且还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所带的两届历史学师范生在历史教育师范生技能比赛中共获全国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2009级历史学专业班长梁骏获校“十佳大学生”、2014级历史学专业班长楚子轩获校“十佳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09级历史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41.03%,创学院历年最高;2014级历史学师范生教师资格证首考通过率达88.79%,为全校最高;2009级和2014级历史学专业获校“十佳班集体”和“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本版稿件特别鸣谢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