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的“安徽样本”
05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学生资助工作的“安徽样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08-15 10:31:27

关键词:创新模式
萧县:“1+23”助学贷款新模式赢民心

□本报记者  赵  健

  2017年,萧县开启了“1+23”助学贷款新模式,助学贷款办理点由原来的1个增加了23个,由以前集中受理到将助学贷款办理点下沉到乡(镇)中心学校设点办理的新做法,为教育扶贫工作创造了新路径、实现了新作为。
  8月10日上午,记者到萧县马井镇中心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中心的标牌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有效的教育”宣传横幅。步入贷款办理休息室,记者看到办理中心为了让学生及家长能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无线网络、饮水机、报纸、休闲杂志等。一个上午,办理中心的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办理中心的刘锦向记者介绍,马井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198人,其中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216人,今年大学生助学贷款自7月16日启动以来,已经为353名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78名,每日接待办理人数达30人次以上。
  记者在同来办理贷款的家长交谈时,他们都说,就近办理,真方便,省事,省力,省钱。一位张姓家长说:“现在可以在我们镇上贷款,真是太好了,孩子上学的钱不用愁了。”经了解,他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身患残疾,三十多岁,至今未婚。另一个儿子因病过世,儿媳离家出走,留下孙女跟其生活。因孙女上学加上自己生病,家里已经向亲戚、朋友借款两万多元,现如今孙女考上大学,正愁无法筹措孙女的学费之际,包保教师到他家讲清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并陪同他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他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据马井镇中心学校校长赵海介绍,办理中心将办理助学贷款同扶贫攻坚工作紧密相结合,为了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办理中心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早在6月就开始印发宣传资料、拟写宣传标语。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生源地大学生QQ群等向广大学生宣传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几轮宣传下来,大家都知道了不用跑远门,镇上就有办理点,几乎做到家喻户晓”。
  为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中心学校还制定了一套工作方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实行属地包保责任制。为避免学生及家长长期等待、拥挤等意外状况,学校根据续贷、新贷和各行政村人数,合理安排日程表错峰办理。为确保应贷尽贷、不落一人,还针对特殊人群制定了入户办理的应急方案。
  马井镇王楼村的李楠就读于皖南医学院,家中有年迈的祖父母、患有精神残疾的父亲、体弱多病的母亲,还有两个上学的弟弟。李楠想利用节假日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不想因续贷错过打工挣钱的机会。办理中心工作人员知道后,就携带电脑、高拍仪、手写板、打印机,为她上门办理助学贷款,临走时,她年迈的爷爷久久地握着办理人员的手连声说谢谢……
  赵海表示,生源地助学贷款下沉到学校后,大大方便了群众,达到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目标,真正做到“助学一人,帮扶一家,惠及一生”,非常有意义。

 

马鞍山市第22中学班级评议表决

马鞍山市皖江中心学校给学生发放资助卡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诚信教育宣誓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