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7年以来,我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各级各类资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新形势下,围绕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等新任务、新要求,各市、县(区)、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胆探索,逐步摸索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作经验。本报本报记者走进部分地区,报道他们的工作模式,以飨读者。
关键词:资助育人
安徽农业大学:“精神资助”让资助工作走上最高级
□本报记者 张 华
知恩感恩,服务基层的孔小藤;唯有奋斗,方能遇见幸福的朱广军;西部支教,点亮青春底色的苗玉晴……一个又一个受资助学生典型人物对安徽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周涛来说可谓如数家珍,同时折射出该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骄人成果。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紧紧围绕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目标,坚持把助困与励志、扶智结合起来,注重拓宽资助渠道、拓展资助范围,坚持“助学,筑梦,铸人”并进,打造“经济资助+学业资助+精神资助”三位一体的精准资助模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覆盖,形成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实现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实施“优才计划”,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优才计划”学生发展支持项目,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实施个性化资助,自2016年开始实施以来共有六十多个项目获得立项,为学生提供学业提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就业帮扶等个性发展资助资金三十余万元。
设立“圆梦学堂”,拓宽学业资助新渠道。与知名培训机构合作,为受资助学生免费开展英语四六级、英语口语、考研、公务员、出国等课程培训。自2016年设立“圆梦学堂计划”以来,共有三千多人次接受了三百多课时的免费培训,并在全校免费发放教材1.06万多本。
建立社会资助“虚拟班级”,构建校企融合新局面。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利用社会企业和校内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资助的同时提供锻炼和服务社会的平台,建立社会资助“虚拟班级”,指派辅导员。目前已成功打造“曙光学子”、“金汇学子”等多个受助团体,受助学生406人,直接发放资助资金680万元。
开展“公益活动”,搭建成长感恩新平台。自2005年开始,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锻炼平台,开始组织引导受资助学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教育,同时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受资助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公益活动和学生资助资金发放、评奖评优不挂钩,活动开展13年来,共有4.1万多人参加,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两万多次,累计完成公益活动时间一百四十多万个小时。
规范“校内外勤工助学”,拓展有偿资助新途径。自2001年开始,为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外勤工助学需求,成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为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提供办公、招聘场地,配备指导教师和办公资金支持,建立勤工助学专题网站和招聘、工资发放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自2007年起累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校外勤工助学岗位4.5342万个,为学生创收4054.7792万元;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8.7232万个,发放校内勤工助学工资1593.3351万元。
树立“朋辈榜样”,营造典型示范新氛围。自2008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寻找你身边自立自强大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展”及“身边的励志典型”大型宣讲活动,活动已开展10届,共有302名学生获校“自立自强大学生”,一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三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十余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奖学金”,四人获“安徽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为学生树立了朋辈榜样,营造良好氛围。
周涛表示,接下来要在如何科学实施精准资助的模式上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尝试,不断健全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相统一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
关键词:资助走访
颍东区:资助中心是贫困学子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韦玉柏
特约记者 武永生 季红岩
今年暑期,阜阳市颍东区教育局开展了地毯式大走访,涉及全区12个乡(镇)117个行政村,动员4500多名教师参与调查走访1.705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含即将入园的幼儿)。
“季叔叔,我来续贷了。”7月23日上午9时,颍东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季红岩的手机上来了一条微信,是口孜镇大学生黄玲玲发来的,告知她来办理第三年贷款合同。
季红岩对黄玲玲的印象很深。去年8月30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黄玲玲一筹莫展,上学的学费还没有筹到,性格内向倔强的她一个人到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想贷款,但被告知:共同借款人不来签字贷不了款。她说,她的父母在外地不可能回来的,急得直哭,跺脚要走,直言不上学了。细心的季红岩喊住她,经过一番耐心的交流,终于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父亲在外地打工意外坠地导致半身不遂,母亲一边照顾父亲起居,一边拾破烂供养姐弟四人读书,生活十分艰难。季红岩详细解读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的政策和颍东区“助学圆梦”教育扶贫的资助政策。并告诉她,国家资助政策就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上学难题的。在季红岩的宽慰和引领下,黄玲玲高兴而回。没过两天,她的母亲从外地回来,和她一起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8000元。同时,该中心积极帮助黄玲玲申请到了颍东区“助学圆梦”教育扶贫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2000元、高校新生入学资助1000元,并从区妇女联合会争取到了省级资助金5000元。黄玲玲一改满面愁容,心情豁然开朗。在去上学的火车上给该中心打了个平安电话,到了大学后在校门口照了一张意气风发的照片,并用微信传给了季红岩。
走访中获悉,像这样的例子在该中心经常发生,无论是因学致贫、因病致贫还是其他原因,他们都要及时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解决一时困难的办法,确保他们上得起学,不会让经济困难的枷锁压垮稚嫩的肩膀,束缚学生实现自我梦想的翅膀。
“我们就是要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永远温暖的家”。该区分管教育扶贫工作的副局长牛祝华向本报记者介绍,颍东区教育扶贫有四大保障,首先是组织队伍保障,从区教育局到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配备学生资助负责人和具体办事人员,设立AB岗和咨询电话,资助负责人手机面向社会公开。其次是资助政策保障,在国家资助的基础上又制定了颍东区助学圆梦教育扶贫计划,各学龄段全部有相应的扶贫资助。第三是财政资金保障,实行了区级配套资金预拨制和保障制,在中央和省级资金没有及时到位或不足时,区级资金及时补位。第四是校园“绿色通道”保障,对非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资助经费提取和使用做了明确要求,并纳入对学校教育督导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真正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其中,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流失率低于5%,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率最低,新生入学率全市最高,并连续三年成倍增长。
区教育局局长颜明辉告诉本报记者,“‘百千万’大走访就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大走访,其目的就是要送去教育扶贫的政策、送去国家助学的决心。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和指导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信心,激发进取动力,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刻领会教育的力量真正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感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能让我们的教师感受到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精准资助
马鞍山市:大数据思维提升资助精准度
□本报记者 谢婷婷
2007年至2017年,马鞍山市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达六亿多元,资助36万学生。精准资助,暖心育人,为贫瘠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梦想插上双翼。10年来,该市在普惠资助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两轮认定,分档资助”的普通高中学生精准资助机制,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2010年秋季学期,国家出台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该市以在校生的20%直接下达了国家助学金指标,并分三档认定受助对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助学金指标平均下达,导致出现指标多余或认定困难情况,不能实现全市范围内的资助公平;分档条件不明确,引发投诉不公平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该市在2011年及时调整政策,平均资助标准,合理下达指标,并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同时,规范制定校内资助资金提取及使用管理办法,由校内资助弥补公平。
2013年,落实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的第四年,该市不断总结发现,学校之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率有差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不同。自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探索国家助学金两轮认定制度。第一轮不下指标,认定特别困难学生。孤儿、残障学生和低保、突遭重病重灾年支出超五万元的家庭学生,符合条件之一提交证明材料,不用评议直接认定为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第二轮认定一般困难学生。特别困难学生认定结束后,剩下的指标根据各学校在校生的比率下达,并向边远、薄弱学生倾斜,逐步推进区域内资助公平。
2014年春季学期,该市对普通高中学校受助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分为10个大项48个子项目,涉及学生家庭人口、月收入、困难原因、就学人员数、户籍分布、父母职业、何种资助、资助公示影响、助学金使用及对资助工作看法和期待等。让所有在校生无记名、如实填写,上报市资助中心统一分学校汇总、统计和分析。2014年,第二轮国家助学金指标下达时,该市结合各校在校生数、学生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比率,科学分配国家助学金指标,较之以往平均分配指标,主观地进行指标微调,更加精确和公平。2015年秋季学期,该市试行“两轮认定,分档资助”操作细则,细化认定程序,推进精准、精细管理。
“资助不是撒胡椒面,精准运用资助资金,实现精准扶贫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市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甘正梅介绍,七年来,马鞍山市普通高中学生“两轮认定,分档资助”精准资助机制以生为本,不断完善,实现了特别困难学生全覆盖,建立了特别困难学生数据库,各校受助比率逐步趋向合理,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差异化资助推进资助公平,只有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资助,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资助公平。大数据思维提升资助精准度,通过信息采集和共享,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信息技术主渠道的作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关怀是经济资助的底线责任,在资助同时做好保护工作,才是真正人性化地资助育人。”甘正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关键词:政策宣传
淮南市:“四个一”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张仲磊
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基层是关键。村是教育扶贫第一线,掌握着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精确信息。实现教育扶贫工作与村有效对接是落实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深化扶贫政策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精准不精准,满意不满意,村民委员会主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最有发言权。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取得实效,淮南市创新性地实施“一员,一栏,一表,一卡”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有力提升了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四个一’工作机制就是为了使教育扶贫工作接地气,有实效”。据淮南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陈景奇介绍,“一员”即一村选派一名驻村教育扶贫专员。淮南市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763个村每村选派一名教师作为驻村教育扶贫专员,对接村民委员会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教育扶贫专员协调村民委员会核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学校和受助情况数据,建立村级教育扶贫台账;落实村级教育扶贫宣传公示栏的设置,公示受助学生信息,收集村干部、村民对教育扶贫的意见、建议,接受村民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咨询答疑;走访建档立卡学生家庭,送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明白卡,告知学生在校受助情况,宣讲教育扶贫政策,协助村干部在《扶贫手册》中记录教育扶贫政策措施和资助情况。教育扶贫专员的配备搭建了村校合作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工作合力。“一栏”即一村设置一处教育扶贫宣传公示栏,由市扶贫办公室和市教育局统一设计,内容为各学段教育扶贫政策,公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既宣传了教育扶贫政策,也接受了群众监督。“一表”即一村建立一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明细表。在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的基础上,建立县(区)、乡(镇)、村三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助情况台账,基础台账到村,做到教育部门与扶贫部门数据一致,县(区)、乡、村三级台账一致,村级台账数据与到户数据一致。“一卡”即一户三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为每个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统一印制三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有各学段教育扶贫政策和学生春秋学期在校受助项目及金额等内容,明白卡由驻村教育扶贫专员填写后送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一张装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扶贫资料袋、一张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墙上张贴,一张进入村级扶贫档案。
“‘四个一’的举措,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落地生根,村部有台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资料,村干部心中有底,老百姓了解情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说得明白,教育扶贫成果看得见、情况明”。陈景奇说,“四个一”工作机制解决了教育与扶贫部门、学校与村无缝对接“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教育扶贫数据县、乡(镇)、村一致,村、校一致,落实了教育扶贫成效,提升了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