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在皖举行 合肥工业大学:期待“三下乡”成为“常下乡” 合肥学院:构建“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06版:高等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0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8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0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合肥学院:构建“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潇潇 本报记者 刘鸣 发布日期:2018-08-01 11:14:10

  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名单中,合肥学院榜上有名,是我省今年三所入选本科院校之一。
  据了解,合肥学院自2003年起率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产教深度融合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路径,实现第二课堂全覆盖,推进创业孵化器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一体化建设,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初步形成“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03年,合肥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2005年,该校系统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节、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学科前沿、研究方法融入专业课。二是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理工科、艺术不低于40%,其他专业不低于30%,同时实践课程紧密联系新技术发展,设置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三是在大学二年级暑假设置认知实习学期,实施九学期制。四是各专业基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创新课程,丰富创新、创业模块内容,设立学生创新学分。五是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破校企边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六是实行校企学分置换、引入企业专业教学模块等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构建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一是改“知识输入导向”为“知识输出导向”,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强化学生能力素质养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基础。二是增加“关键能力”模块,培养学生适应职场、适应市场的能力。三是校企共建企业课程和“双师型”课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也使学生及时地了解行业发展最新信息和动态。四是引入Workload(学习负荷)概念,将学生自主学习纳入学分管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创业基础必修课采用“N+2”过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凸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考察。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由40%的过程考核(包括慕课视频、项目测验、交流讨论)、10%的课堂笔记与50%的期末考核(创业计划书)共同构成。

营造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环境

  作为我省重点建设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该校有着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为此,该校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养成学生企业思维、市场思维,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建立企业案例库,开展模拟企业场景的实训。一是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企业案例库,引入企业工程师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师结合案例库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在真实企业案例的学习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开展模拟企业场景的实训。工程实训题目来自企业真实问题,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真实的企业项目。通过大约六周左右时间的实训,完整地完成企业一个真实的项目和流程,校企导师联合评定成绩。
  合作开发真实项目,强调“真题真做”。一是校企导师结合生产实际,合作开发真实项目,通过真实项目驱动的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来源于企业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中完成。目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源于企业真实项目,“真题真做”率达到50%以上。三是鼓励教师参与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既为企业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实施孵化器与教育基地一体化建设

  大学生创业园既是学生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平台,也是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学校推进创业孵化器和创业教育基地一体化建设,建有2400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园,64个省级创客实验室,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即将重新启用,积极发挥创业平台的创业教育功能。

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合肥学院于2008年成立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担任常任主席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合作。担任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裁判长和副秘书长单位,协助组织四届全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另外,打造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平台,2012年成立长江三角洲地区应用型高校联盟(担任常任主席单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交流机制。承办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讨会。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担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促进了中德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交流,其中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六大平台之一,总面积1.2万平方米,已投资2000万元重新装修,即将重新启用。十余支学校留德归国校友创业项目即将入驻。在校生及近五年内毕业校友已有七十余支创业团队或实体公司申请入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