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宿州市委全力推进新时代青年传习中心建设 图片新闻 省青联组织委员赴阜阳金寨调研脱贫攻坚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0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7月19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01期  下一期
团宿州市委全力推进新时代青年传习中心建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通讯员 周 瑜 发布日期:2018-07-19 15:56:14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共青团改革攻坚再出发要求,团宿州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团组织依托青年之家等青字号阵地,按照“六有”标准、“五讲”要求,全力推进新时代青年传习中心建设,在传播党的声音、引领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提升青年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构建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加强资源整合,确保传习有地。市、县(区)两级团委把新时代青年传习中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新时代青年传习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坚持主要负责人带头抓落实,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推进上谋划部署,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整合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等青字号阵地资源,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设施,有人员,有计划,有成效”标准,共建立新时代青年传习中心73个,确保学习有场所、传习有阵地。
  创新宣传形式,确保传习有道。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组建以青年学者、青年文体工作者、青年创业者、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传习员队伍,通过集中宣讲、报告会、微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传习活动;全市124名专职团干部直接依托团干部直接联系“1+100”工作平台,对联系的1.3多名青年开展面对面宣讲;全市各级团组织通过“一网三微”等新媒体平台,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发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等图文信息600多条,覆盖青少年5.6万多人;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参与青少年1.28万多人;精心设计制作《小宿小州和您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漫画,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围绕中心大局,确保传习有效。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农村抓脱贫攻坚,城市抓文明创建”两条主线,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广泛传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知识、新风尚,让广大青年在宣讲中产生共鸣、激发热情、鼓足干劲。围绕脱贫攻坚,全市115支李娟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就地转化为传习宣讲队,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团市委在城区中小学、中(高)职、大专院校成立50支“小宿小州文明劝导团”、50支“小宿小州文明宣讲团”、50支“小宿小州红领巾记者团”,每支队伍人数60人左右,总计10000人,组织他们深入街道、社区、商场等人流量集中场所,开展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礼仪等宣传劝导活动,直播不文明现象,宣传文明行为,让“小宿小州”成为一面文明的旗帜、一个文明的标杆,从而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