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想对您说 家园携手 共促幼儿礼仪教育 努力践行有爱心的教育 行知导行促成长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8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83期  下一期
家长我想对您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颍上县实验小学 王传利 发布日期:2018-05-30 12:58: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所以,作为家长为其提供一个温馨和睦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了解孩子各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孩童的心理发展是存在关键期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孩童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年龄阶段。所谓关键性的年龄阶段,是指无论在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和行为活动等各方面,都由量的积累而产生质的变化。如:2岁半至3岁是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等。所以,作为家长如果能多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抓住对孩子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时期,重视关键期对症下药,进行相应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进行有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成员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等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心理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家楼上的乐乐,现在四岁两个月,以前性格特别内向,从不与人说话。他的父母性格却都非常开朗、健谈。后来我了解到,乐乐2岁左右是奶奶带,奶奶带他出来玩时,始终手牵着不放,从不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别的家长建议孩子一起玩时,奶奶就经常说:乐乐害羞、胆小。就这样的心理暗示,乐乐真的害羞、胆小了。后来,乐乐妈妈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妈妈的感染鼓励下,乐乐有了明显变化,话也多起来了。
  三、要注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性
  每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家长的爱只有妥善表达出来才能使孩子接受和理解。故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就是对孩子尊重、理解与信任。
  如:孩子犯了错,家长批评孩子也要注重场合,不当着外人,不留情面斥责、打骂,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揪着错误不放。即使对孩子的批评是善意的,也要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尊重、关爱。很多父母也许因为一时心急,口不择言,但那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从而放弃自我成长,朝着父母口中的那个负面的自己发展,就真变成了家长眼中的有“逆反心理”的孩子。
  父母口中有:“别人家的孩子”,同样孩子口中也有:“别人家的爸妈”,也会拿自家父母与同伴的父母进行比较,要想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就非常重要。
  四、营造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
  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目睹很多由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的事例,每次都让我非常难过。虽然我都尽力去帮助引导,可有时却依然无能为力。最近几年,班里孩子父母离婚的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是次心理上的煎熬,特别是有些父母离婚时为了得到更多利益,拿孩子当筹码威胁对方,在孩子面前报怨、指责、辱骂对方等。这些行为像针一样刺在孩子的心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每个家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在于,事情发生后家长要怎样正面引导,怎样避免和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一切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作为家长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着孩子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幸福。父母完全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教师!你只要找到进入孩子内心的那把钥匙,奇迹就会发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