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数学深度思维的教学探究 从时间管理看学校的人文管理思想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8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83期  下一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天长市汊涧小学 胡友春 发布日期:2018-05-30 13:07:56

  长期以来,在教改过程中,部分公开课逐渐沦为表演课——课件精美,活动热闹,整个课堂看上去花团锦簇。听课的一线教师觉得这不过是教师的个人表演,于日常教学并不适宜;或是部分教师的日常教学仍秉承旧模式,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却事倍功半。
  正是因为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没有获得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才让教师身心俱疲教而无功;而学生只是在教师指定的道路上奔跑,机械地参与课堂活动,一些公开课则变成教师的个人秀。
  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是相信学生。活泼的小马们想要自由驰骋,需要的不是辔头,而是一匹地位平等却能带领方向的“头马”。本届观摩会上,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的《确定位置拓展课》,展现的正是这种理念。整个课堂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小区A和小区B间要建超市,你想建在哪?学生们随即在课堂上展开头脑风暴,从人数到购买力,网络购物对实体零售的冲击、奢侈品等,甚至引出了方兴未艾的大数据理念。教师张齐华则是站在旁边静观全局,适时总结学生们得出的结论,完全把课堂回归给学生。这堂课,学生是思维、数据的输出者,教师是思考、节奏的把控者。
  二是提升自己。有的教师会觉得,把课堂还给学生,容易“乱”,最终学生该学的都没学到。什么是该学的?该学的并非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它是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每个学生通过亲历探究过程,从而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须强迫自己离开心理舒适区,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学会掌握课堂节奏。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把控课堂的节奏与方向,这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却是真正值得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看见了远处的高山,就请坚定地向山而行,终有一天,我们也可登上峰顶,领略最美的风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