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是我家,我家在濉溪,党中央没有把咱忘,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中国梦助我中华来腾飞……”65岁的李自岭与往常一样,在濉溪县临涣镇怡心茶楼唱起淮北大鼓,有板有眼,围观者一边品茶一边聆听。
临涣一壶茶,风神六百年。82岁的季思存保持这种早起到茶馆品茶听大鼓的习惯已经几十年了,从临涣镇高皇小学退休后,怡心茶楼就成为他每天必去的地方,与他一起的还有段广民等一批退休教师。
5月25日上午9时,濉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单春晓悄然到怡心茶楼请这些退休教师听淮北大鼓、品临涣老茶,他今天的身份是濉溪县教育系统336名传习员中的一名传习员。
佩戴党徽的单春晓坐到这些退休教师的中间,“非常抱歉啊,到现在才来看望大家,今天我请大家喝茶,大家都是从事教育工作一辈子的老党员、老前辈。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体会并汇报下濉溪教育的发展状况”。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濉溪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到濉溪县教育规划布局调整,单春晓娓娓道来。
分享结束后,临涣小学退休教师、75岁的段广明紧紧地握住单春晓的手,“习近平总书记所有举措都是为国为民,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现在的学校漂亮了,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与城里学生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了,你刚才说的濉溪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鼓舞人心啊”。
作为濉溪县教育局新时代传习中心的首次宣讲,单春晓告诉记者,去之前做了一个电话调研,得知退休老教师们经常聚集在古镇茶馆喝茶,便直接去茶馆进行宣讲,在临涣古镇独特的茶文化中,用大众化、通俗化、实用化的宣传方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手写的“不负青春”
90后的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教师陈晨这几天一直为一封别致的信件感动着。
“亲爱的同仁们,很感谢在这个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日子,以青春的名义与你见面。青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应将个人志向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在拼搏奋斗中充实自己、在开拓创新中提高自己,青春不仅仅是年轻的面孔,更应该是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和生命深处激情涌动的力量,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不负青春”。
5月23日上午,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青年教师党团生活会。70后的董恒艳是校团委书记,她在会议前将自己写好的一封信折叠好装在信封里,每个信封上都手写“不负青春”,送给每一位与会者。
“入职多年,说实话,工作中有些低落的情绪经常困扰我,不负青春,简单的四个字却给我无穷的力量,通过传习活动,我深深懂得肩负的重担,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价值并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与传承就是不负青春”。
80后教师邹伟告诉记者,勇挑重担才能不负青春,学校的传习活动就是一种思想上的引领,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突破平庸,用我们的付出奠基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是文化的捍卫者与传承者、是新思想的传播者,年轻的教师接收新思想比较快,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与他们一起学习新思想,传递正能量,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及价值素养,传习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学习与传播。生活会上,青年教师的发言让我非常感动,我想对他们说,给双翅膀,你就一定能飞翔”。
70后、80后、90后教师在一场场传习活动中传递传承传播。
5月11日上午,濉溪县城关第一小学组织师生观看爱国纪录影片《厉害了,我的国》,了解了党的十九大绘制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5月21日早晨,濉溪县百善中心学校前营小学全体师生参加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后,新时代小传习员史子怡在国旗下庄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慷慨激昂,内容朴实接地气,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
5月22日上午,濉溪县四铺中心学校举行2018届毕业生理想前途主题教育。
5月26日上午,濉溪县新城中心学校校园小记者走进柳孜文化园,开展传习采风活动,在校园外,在实践中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濉溪县教育系统内外融合,突出校园特色,通过历史课堂、德育课堂、思想品德课堂、时政课堂等形式,大力传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支支流动的传习中心在濉溪校园内外开展传播学习、研讨实践活动。 (下转第六版)

单春晓走到退休教师中间开展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