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探秘江南第一窖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严静 吴琼等 发布日期:2018-05-28 14:37:55 |
——记本报学生记者宣酒小窖酿造基地采风活动 □严 静 吴 琼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相信很多同学都学过。为什么要特地提到这首古诗呢,因为今天我们要去的宣酒小窖酿造基地正坐落在敬亭山畔。说到这里,肯定有同学要说了,宣酒我们都知道啊,安徽知名品牌,可是一个酒厂有什么好看的呢。那你可就错了,宣酒小窖酿造基地可是国家4A级景区呢。闲话少说,快随我们宣城的学生记者们一起来这座风景秀美的酒厂看一看吧! 匠心独具 在导游姐姐的引领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宣酒工匠精神的文化石。石上刻有三专:专注、专心、专业;三化:精细化、标准化、极致化;四字诀:精、准、细、严。“哇,这里的要求好严格哦,要求精细化,极致化,以前我以为酿酒就是把粮食酿造研磨,加点水就可以酿成酒了,没想到这么严格。”学生记者感慨地说。 李白与纪叟 在诗仙桥上,导游姐姐给大家说了一段故事。纪叟(?~761),祖居宣城北郊,善酿美酒,酒名“老春”。唐天宝至上元年间(753~762),李白每次来宣城必至其家酣饮,纪叟“能礼贤士,了无吝色”,二人成为至交。公元761年,宣城善酿老人纪叟病逝,大诗人李白哀赋《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为世人传诵至今。在纪叟生前,李白七游至宣城敬亭山,每次畅游此地,必畅饮纪叟老春酒。李白和纪叟是不是与俞伯牙和钟子期很像呢。 酿酒叔叔的记者招待会 “叔叔,您能告诉我,为什么是小窖酿造吗?”“为什么酿酒车间里的温度这么高呢?”“那些盖着‘红盖头’的酒,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喝了,要不要再加工呢?”“纪叟爷爷给李白爷爷酿的酒,和现在这里的酒味道一样吗?”“您每天在这里制作酒,闻着酒香,是不是觉得很幸福呢?”……酿酒叔叔耐心地回答每一位学生记者的提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做什么事情,惟有专注、专心、专业方能出精品。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