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后感让阅读更有意义 致我们终将流传的“红岩精神” 打造钢铁人生 点亮心中梦想 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08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8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81期  下一期
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三(2)班 许丙嵩 发布日期:2018-05-28 10:08:30

——读《昆虫记》有感

□辅导教师  刘  影

  那个夏日的午后,我坐在高楼的窗台,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突然传来一阵蝉鸣,循声望去,只见一排高楼混合着低矮的树木,并没有看到蝉的踪迹。
  不知怎么的,我的内心开始躁动,我紧紧地盯着树梢,不过再也没有发现……
  蝉离我们越来越远。
  再次看到蝉已经在法布尔的《昆虫记》中了,我细细品味这一章,脑海中浮现出童年时的欢乐情景,那时的我们,每天背着竹筐,手里抓着个长竹竿,上面粘上有粘性的纸片,看到了蝉,便悄悄移动到它的后面,伸长竹竿,趁它不在意,一靠一提,便能抓住一只。看着手上抓住一只只鸣叫的蝉,简直比考了100分还令人兴奋。
  随着进一步深入的阅读,我对这个小小的生物有了新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也有了改观。法布尔耗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仔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并将观察所得详细地记了笔记,最后编成《昆虫记》。全书10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都详细地描述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诚然,在人类的智慧面前,蝉算是渺小的,可它也是宇宙中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的生命啊。如今的农村,蝉越来越少了,或许是我们人类挥着斧头砍了树,让它们没有栖身之地了。或许是人类渴望美食的念头已经打到它们的头上了,它们不能在枝头上自由地唱歌了,它们开始惊恐地注视着地球上的人类,它们不得不时刻通过警惕,躲过人们自私贪婪的目光。稍有不慎,也许就会沦为人们的玩物、盘中餐。
  存在的往往皆有合理性。人类和蝉其实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啊。人和蝉都是兄弟姐妹,我们都喜欢在自然这个共同的母亲那清澈明亮的目光中欢快地歌唱。人和蝉,在辽阔空灵的宇宙里,只有相互帮助、相互慰藉,才能战胜孤独、战胜灾难。为什么我们不能和睦相处,却要向它们举起屠刀呢?
  法布尔说过:“我们应当不是把生命当作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是当作一种义务,一种只要在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须尽全力的一种义务。”我想正是因为法布尔保持着一颗对大自然热爱和敬畏生命的心,他才成为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桥梁吧。
  正所谓,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事物,就要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法布尔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经的家乡山清水秀,那是人们敬畏自然的回报。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于是地震、塌方随之而来,这也正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只有对大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生命保持平等、敬畏,我们才能与大自然融洽相处。
  然而,想要立足于社会,这些还不足够,我想我们还需要对生命有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法布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只白蝎子放在火堆中,想观察它会不会在危急的情况下自杀。果然,在热浪的冲击下,白蝎子一动不动,但是当法布尔将它的“尸体”往阴暗的角落托的时候,白蝎子奇迹般地复苏了。这一现象令我大吃一惊,也令我深思。
  法布尔用一生写下了《昆虫记》,可我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读完了。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如是说。也许我们在世界的存在不止于证明生命,也要向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就像法布尔那样,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那也许就是生命的真谛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