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枞阳中学学生作品专版
07版:繁星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8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81期  下一期
安徽省枞阳中学学生作品专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05-28 10:11:19


学校及文学社简介

    安徽省枞阳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以“尚和乐,竞一流”为精神,以“弘毅”为校训,秉承“博采成趣,日新成习”的校风、“存养省察,教学相长”的教风、“诗书润智、艺采扬长”的学风,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校领导一直重视文学社的工作。先后创办了社刊《文苑》和《星月》,校报《枞中人》和校刊《枞中教科研》有优秀习作园地。
    在校团委的鼎力支持下,汪宝、周项林等教师把爱好文学的学生组织起来,不定期开展活动,请校内外名师指导写作,组织作文大赛、世界读书日活动、飞花令诗词、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在多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有多人获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有多人作文在县内外的文学期刊上发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惜阴亭里留下了他们丰厚的足迹。


大树与小草
女子本弱 为母则强

□422班  胡一凡
  辅导教师  左小乃

    清晨,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了窗台。窗外,一棵大树吸引了我的目光,寒风中,大树的身姿依然挺拔,而树下,一簇小草仿佛躲在母亲的怀抱里,安详地享受着阳光,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和我。
    从小,我就是爱折腾的孩子,听外婆说,从我呆在母亲的肚子里就是这样。母亲从怀孕的那天开始到我呱呱坠地,整整呕吐了八个多月,常常是吃了吐、吐了吃,她却始终不肯用药来缓解痛苦,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本就瘦弱的母亲被折腾得瘦脱了形,亲戚、朋友不忍,都劝母亲放弃我,孩子可以再有,自己的身体要紧,可母亲咬牙坚持,直到我的出生。十月怀胎的苦,一朝分娩的痛,都化作喜悦的泪水,挨了一刀的母亲欢喜得泣不成声,也许对于每一个被称作母亲的人来说,保护自己的孩子都是出于本能和天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可对于我的母亲来说,我就是她的全世界。坚强的母亲像棵大树,给了我生命。
爱折腾的我却在继续折腾着母亲,从小到大,体弱多病,医院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母亲常常为了照顾我,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出生二十多天的时候,我感染了新生儿肺炎和重度肠炎,从不信佛的母亲偷偷地跪在外婆家的院子里,祈求我平安。也许母亲把所有的爱给了我,忽略了父亲的感受,在我三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分开了,母亲带着年幼的我,住进了外婆家。没有工作,没有积蓄,我不知道那些年母亲是如何度过的,无数个从梦中醒来的夜晚,常常能听到母亲压抑的哭泣声。可母亲从未在我面前说过父亲的一句坏话,也没有叫过一声苦,总是面带微笑,尽她所能给予我最好的生活。勇敢的母亲像棵大树,给了我幸福的童年。
    不知不觉,我进入了高中,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每天早上5时总能见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灯光下,母亲的脸庞是那么柔和、那么温暖。而我,被高中学校的风潮裹挟着,陷入了一种盲目学习的状态,让我很不适应,每天郁郁寡欢,成绩下滑得厉害。
    很快,期中考试来临了,进入考场前,母亲再三叮嘱我放松心态、不要紧张,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太想证明自己给母亲看,满脑子都是母亲春风一样的微笑,压力莫名大了起来,带着这样的心态,负重前行的我不出意外地考试失利了。成绩出来那天,我泪流满面,感觉自己对不起母亲的辛劳、对不起她的期待,而母亲居然没有责备我半句,反而安慰我说:“妈妈希望你能做最好的自己,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难过的日子里,找一个开心的理由,哪怕只有阳光很暖。”说完,母亲把我揽在怀里,轻抚着我的头:“什么都不重要,努力了就行。”我惊讶于母亲这般看淡得失,也感谢母亲开明的想法。可我知道,多少个夜晚,母亲夜不成眠,打了无数个电话给我的老师,在我看不见的背后,默默地为我操碎了心。当别人的母亲欢快地跳着广场舞的时候,我的母亲在想着明天该为我怎么补充营养;当别人的母亲悠闲地逛着街的时候,我的母亲在辛苦地工作,因为她既是母亲,也是父亲。乐观的母亲更像一棵大树,给了我阳光、快乐。
    我的母亲很平凡,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值得我用重墨来描写,可在我的心中,她就是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而我就像一棵小草,在她的庇佑下沐浴阳光雨露,快乐成长。母爱如水,丝丝滋润,哪怕她身材矮小,哪怕她身躯瘦弱,可是只要她成为了母亲,她就变成了打不垮的战士,母爱是天上的云,总让烈日和风暴先从她的身躯穿过。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今年,我16岁。每每你问我知不知道自己多大的时候,我每次都说15岁半。你常常笑我,说我不愿长大,可你知道吗?我不是不愿长大,我是不愿你老去,不愿看见你头上长出白发,不愿你脸上长出皱纹。我知道我们终究会分开,可我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点,因为我想多爱你一点,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能多一些。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就是母亲。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如果有来生,让我来做大树,你来做小草,让我呵护你,为你挡风遮雨。
    此刻的我正坐在教室里,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启航,而我梦想的小船上承载着你涓涓细流般的爱,相信我,不会迷失方向。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401班  张  烨
  辅导教师  汪  宝

    我是田园的遗腹子。
    我是春不经意间洒下的泪滴,从此在故乡的土地上长眠不醒。
    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只是故乡并没有樱桃、芭蕉这样娇贵的植物,只能满心欢喜地道一句“红了甜枣,绿了新竹”。故乡是记忆中的雨坛,不远不近,却温柔了眉间与心上,每每读来,便觉得唇齿留香。雨,或绵或长,淅沥柔软。坛,厚德载物,福泽后生。最难忘的是祖父的后屋那棵苍翠的枣树。每值夏秋之际便装以赤红点点,可爱诱人。邀来亲友三五人,兜一地的围网,一杆子下来,“砰-啪-哗-”如同奇妙的乐符击打着富有灵性的土地。我赤着脚穿梭于繁忙热闹的人群中,收获这份沉甸甸的喜悦。就这样,在内心埋下了一颗种子,关于收获,关于故乡。
    伯父是个生性冷淡的人,唯读书这样一个爱好。以前总会听伯父喃喃自语“此心安处是吾乡”。反反复复地读,声音轻柔而严肃。多年后才读懂,这不过缘于一个远方游子赤诚热切的乡愁。伯父是长子,自年少便离家求学,回乡后谋得一官半职,与生他养他的故土渐渐疏离。祖母的去世,祖父的病重,成了他眉间一道解不开的枷锁。曾偶然,住在伯父家,秋露深重,伯父却披着外套,擎一盏小灯,静伫于书桌之前,目光紧紧锁住全家福的照片,一语不发。这样的画面,我只从门缝里窥见过一次,却至今无法释怀。曾几何时,这份浓浓的乡愁,在我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关于思念,关于亲人。
    张晓风先生曾这样说过:“如果有人像我一样遇见了田园,谁不会同我一般笃信上帝呢?”她一生都走在田园的诗行里,永远年轻,永不老去。田园就是一首寂寞的诗。我们既然深爱着这份土地,那我们的灵魂就永远地栖息于这片热土。它的记忆洒遍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历久而弥新。一如现在的我,读到白居易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恍然间想起当年那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人群中穿梭的情形,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模糊,却又那么清晰。而那一颗种子,却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
    我深深扎根的故乡啊,可不可以让它不流泪?


妈妈,对不起

□401班  钱汝菲
  辅导教师  汪  宝

    小时候,我常在门前幻想,你是否就在远方的那片树林后面卖力地劳作。我常这样痴痴地想,想你回来,我的妈妈……
    好不容易,你回来了,却带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你的宝贝。你笑着让我唤他“弟弟”。我却执拗地认为他分走你对我的爱,而之后,时间证明了一切。你对我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及你对弟弟的一半。你在我的心中被定义为“坏妈妈”。
    时间像列永不停站的火车载着我们驶在生活的轨道上。我眼中的你也随着时间悄悄变化着。
    每天晚上回家,总会有热乎乎的饭菜在等着我,本来20时就睡觉的你怕我学习得晚会饿。硬是披了件外套起来给我做饭,你坐在椅子上,只穿了条秋裤。你不停地搓手,明明冷得瑟瑟发抖,不停地擤鼻涕却还逞能,你坐在那,恰如一帧美好的画。你听我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我笑了,你陪我一起笑;我难过,你会想尽办法开导我、安慰我。出门逛街,你会亲昵地挽着我的手。眼前的你还是你,但我心中的你却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心正慢慢向彼此靠拢……
    最近,我有两篇作文被老师打了“☆”,可以发到老师的邮箱里。我小心翼翼地问你能发吗?你说你不会,但眼中为何包含着自责与歉意?
    第二天,你兴冲冲地对我说,你会发了,让我把作文拿给你。我望着眉开眼笑的你,很久没有见到你笑得那么开心了。我问你怎么突然就会了,受到哪位高人指点了?你眼中含着藏不住的笑,说你今天问了多少人,遭到了多少拒绝才弄懂了到底怎么发。说这话的时候,我看着得意的你,像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威风凛凛。可为何我的心是一阵痛?为了这件事,我的母亲啊,你求了不少人吧?
    我看着你坐在桌前,由于不熟练用食指在手机屏幕上点点戳戳,双脚不停地跺着,我这才注意到你的脚上没穿袜子。我催促你去睡觉,你说不弄好晚上会失眠的。我只好任由你点着那冰冷的屏幕,你说:“我要让他们看看我女儿写得多好。”此时的你,真像个孩子。
    不知为何,那时的心里忽然一酸楚,我好像从未谅解你,妈妈……
    我只知道抱怨你偏心,却从未顾及你的感受。每次你为我搛菜,我总是固执地拒绝,望着你的筷子在空中滞留了好久才落下去,望着你黯然失色的眼神。我的心中一阵呐喊:我只是想你多吃点,你为什么会伤心?
    我总抱怨你在我的成长中缺席太久,但现在才发现你一直都在,没离开过。你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我,像冬日的暖阳为我驱散心里的阴霾,而我,何曾读懂过你的心?我总是自作聪明以为看透了你,现在才发现一直看错了你。真的对不起,妈妈,我总是按自己的方式往前走,却忘了身后的你。
    很喜欢一首歌,歌词这样写道:“当所有人催着我长大,只有你担心我会受伤;当所有人催我飞更高,你却心疼我小小翅膀……”歌名叫《不完美小孩》,我正如歌词里的那个小孩,明明被爱着却浑然不觉,对不起,妈妈。
    岁月的车轮轰然碾过了春夏,又走过了秋冬,妈妈,今后的岁月里,我不会再孩子气为难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