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志愿者讲述在西部的故事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8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80期  下一期
听志愿者讲述在西部的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8-05-25 10:55:48

  每年毕业季到来时,校园里总有这样一群毕业生,当身边的同学穿梭于各种招聘会、在各自的实习单位打拼时,他们选择了离开家乡,奔赴基层或者远赴祖国的西部,带着青春和梦想,开始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历程。他们就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本期特推出专题报道,倾听西部计划志愿者们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讲 述 者:任  浩
毕业院校:淮北师范大学
服务单位: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组织部

  去年,我参加西部计划到了西藏自治区,我希望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事情。
  2017年7月20日凌晨,全省24名西藏专项志愿者在团省委的统一安排下,坐上了蚌埠开往拉萨的列车,开启了西部之旅。21日下午7时20分,列车到达拉萨站,下了火车的第一感觉是拉萨的天很蓝、云很白、阳光很温暖。我们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集中培训,经过一周短暂而充实的培训,我们各自奔赴工作岗位,开始书写自己的新生活。
  根据组织的安排,我服务于山南市委组织部。刚进入这个大家庭,一切都是新鲜而陌生的,对于初入社会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新体验。由于是初次接触组织部门的工作,刚开始只能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如处理文件、复印材料、写信息等一些基础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地开始接触科室业务,配合科长处理科室的工作。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在部领导的带领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积极、主动学习,按时参加部机关的“干部夜校”、党支部学习会,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克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为科室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虽然现在的我还是预备党员,但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时刻以做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展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良好风貌。
  虽然我在市委组织部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工作之余,我积极参加市项目办公室组织的中秋联欢、重阳节敬老院之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创建“文明示范街”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美丽山南的建设添砖加瓦。其中感触比较深的有敬老院之行和创建“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去敬老院的时候,我们给老人们送去了一些水果和营养品,并且帮助敬老院打扫了所有的老人宿舍,很多老人都不会说汉语,只能用微笑表达感谢,看着他们真诚的笑容,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热情。除此之外,在市委宣传部的带领下,市项目办公室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中,志愿者队伍顶着烈日,向沿街商户发放宣传单,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呼吁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文明示范街”的创建中,为打造更加文明、美丽、幸福的山南共同努力。
  许多人认为西藏到处是青山绿水,其实这里遍布光秃秃的山,甚至有许多是常年不化的雪山。绿色,那宝贵的绿色只有在城市的绿化带才能看见。春天,这里的风很大,每到傍晚,吹起漫天的沙尘,沙尘大多来源于周围山上和雅江边风化的沙子。今年的植树节,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全市所有单位赴雅江边植树,我也跟着一起去了。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沙化的土地,深切地感受到从前在地理课上学习到的“土地沙化”仅仅只是名词而已。眼前是飞舞的黄沙,耳畔是怒吼的江风,脚下是寸草不生的沙地,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灵魂的震颤中,我将一棵棵树苗种在雅江两岸,为有朝一日绿色能铺满雅江两岸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初到高原,我的身体没能及时适应高原环境,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多走几步路就会大喘气,可是藏族同胞对我的关心、关怀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他们的笑脸温暖了我的心。都说西藏是一片净土,在我看来确实如此,但并不是因为这里是佛教圣地的缘故,而是这里淳朴的民风深深地感染着我。这里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打动着每一个外来者的心,让人流连于这片净土。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的志愿服务还有两个月就要结束了,这一年,我时刻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我深刻体会到西藏地处边境地区的复杂环境,明确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爱情、友情。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我于4月底上交了续签一年的申请,希望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梦想,继续用青春的名义去飞翔。

 

选择一条挥洒青春的路

访谈者:赵晓兰(服务于新疆兵团)
       吴鸿婷(服务于西藏拉萨)
       陆倩雯(服务于安徽基层)
       卞丹丹(服务于西藏拉萨)

  日前,为了让更多毕业生了解西部计划,安徽财经大学邀请该校毕业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赵晓兰、吴鸿婷、陆倩雯、卞丹丹,通过访谈形式,请她们讲述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初衷,传递服务精神。
  为什么选择做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赵晓兰: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很多人问过我了。仔细想想,是由于感觉有很多在大学实现不了的小梦想,想在这一趟志愿者旅行中去实现,所以就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吴鸿婷:2015年暑假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学长发了一张照片,就想去西藏生活几年。内地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气盛的,想去西藏沉淀一下。
  陆倩雯:选择西部计划志愿者,最初是出于对西部的向往。毕业来临之际,刚好有这么一个机会,就选择了报名。
  卞丹丹:当初选择西部计划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准备,因为当时正处于进入社会的迷茫期,说实话当时并没有想好以后要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后来无意间看到西部计划的招募,就觉得一定要去西藏。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吧,只不过我更倔一点,就去了。参加西部计划的过程中,有什么和自己预期的不一样?
  赵晓兰:应该这么说,不到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靠想象你是永远想象不出来那里的人们都是怎么生活、怎么交流的,世界远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吴鸿婷:当初没去西藏之前,想着自己会有高原反应啊、工作不能胜任啊,甚至想着自己因为身体等各种原因会被遣返回来。任何糟糕的后果都想过,结果事实证明我想太多了。西藏是一个特别神圣的地方,风景美丽,四季迷人。那种美是其他地方无法比的。在西藏工作,身边的前辈也都很友好,会毫无保留教你工作经验。藏族同胞很友好、善良。
  陆倩雯:与所预期最大的差别,是我没能去成西部,留在了团五河县委。不过后来我调整好心态,还是愉快地去报到了。
  卞丹丹:本来爸妈是不同意的,觉得西藏乱环境不好,我也是哄他们说去一年就回来了。不过到了拉萨之后,发现真的和大家印象中的西藏很不一样,安全和睦,悠悠闲闲。
  参加西部计划,你觉得自己收获了什么
  赵晓兰:在那里,更多是收获了一份心理的安静和淡定吧。我不再害怕面对这喧嚣的世界,在面对服务期结束后可能面对的重新找工作或者面对父母的催婚等问题时,感觉多了一份淡定,不会再像刚毕业时那样惶恐。
  吴鸿婷:收获还是蛮多的,如工作方面,我的格局开阔了很多,因为我是在自治区直属单位服务,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身边的前辈会经常在工作中帮助我。生活上更加独立自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很容易让人很快成长起来。还有在西藏的时光,感受着雪域高原的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美丽。感觉到西藏生活了快两年,诗和远方每一天都有。
  陆倩雯:收获就比较多了。一个是锻炼,我在团五河县委呆了一年,一年里虽然很忙,会有加班,但是和各路青年打交道、组织各种活动,真的是很能锻炼人的。当加班加点地赶活动的时候很痛苦,但现在却很感谢那个时候。再一个是收获了好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人生的道路上,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真的太难得。
  卞丹丹:到西藏快两年了,我比较幸运,去过了西藏七个地市中的六个,今年会去最后一个,从城市到牧区,从内陆到边境,大大小小看到的、听到的、经历到的也算是不少了,就感觉到西藏的变化真的很大。可能内地的人不会有什么感觉,但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和以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当然,西藏还是存在和内地无法跨越的差距,但是大家都在很努力地改变着。藏民很友善,至少我遇到的都是。
  想对将要或想要去西部的师弟师妹说什么
  赵晓兰:选择一段未知的旅程,你去了也许会后悔,但是你不去却一定会有一段遗憾。看看世界纷纷扰扰与你无关也挺好。
  吴鸿婷:去西部不应该是一时的冲动。和家里人好好商量再做决定。如果选择了,不管是服务一年还是两年都要坚持到底。千万不要太功利心,不然枉到西部这么美丽的地方。
  陆倩雯:想说的太多了。我觉得选择西部计划真的是一件不会后悔的事情。你在最青春的时候,选择一条挥洒青春的路,在路上有一群热情洋溢的伙伴,实在是一件特别棒的事。
  卞丹丹:其实就是遵从本心。心里想去,并且可以对自己负责不后悔,那就去。所有的决定都应该是自己做的,听谁的都是对自己不负责。

□特别鸣谢安徽财经大学团委、淮北师范大学团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