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快乐情境 打造满意课堂 “说话、阅读、想象”三部曲 浅谈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7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75期  下一期
“说话、阅读、想象”三部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 周燕 发布日期:2018-05-16 12:33:56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的习作应有完整的思路,用文通字顺的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通过多年来对作文教学的摸索,我发现“说话、阅读、想象”是小学低年级作文三部曲。
  一、语言流畅,从说开始
  学生作文的流畅性要从说话开始,会说才会写。首先要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表达,及时鼓励学生,调动更多的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今年我带三年级语文,第一篇作文就是《我的老师》,我让学生观察我的外貌,学生们对我很熟悉,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有的学生说我有一双火眼金睛,不管谁做小动作都逃不过。这样就把眼睛写活了,就写出了特色。学生们说我的头发时,有的说我有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有的说我有一头瀑布似的长发,美丽极了。就在这对话似的语境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学会了对语言的润色。一次或许不能代表写作技巧的提高,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习作水平肯定大有长进。现在我们班学生已经写了4篇作文了,几乎80%以上的学生学会了运用形容词描写事物了,多数学生作文总有几处让我眼睛一亮。
  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小学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所作,所以我要求学生们尽量背诵学过的课文,对于篇幅特别长的,我要求学生们能复述课文,真正做到语言的内化。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尤其是名著之类的书,是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我组织学生们从学校借阅各类书籍,鼓励学生们每周至少读一本课外书。一段时间以后我从学生们交来的习作中感受到了习作技巧的明显提高,下面摘录我们302班学生写秋天的一段话:“山坡上,枫树叶子全都红了,远远望去,树上像是挂满了中国结。银杏树叶渐渐变黄,既像是女孩的黄色小裙,又像是薄薄的蒲扇。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人来欣赏。”
  三、发挥想象,启迪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善于幻想的特点,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题材各异、形式多样的习作。比如让学生进行看图作文,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还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给课文中的故事进行续写,比如续写《乌鸦喝水》《狼和小羊》和《蒲公英》等童话故事,要求学生们注意人物性格特征和原文保持一致,在语言风格上也力求差不多,正好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特别是在语言润色上要花一番功夫。还可以提供一组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创编童话故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习作充满童真童趣。写好后让学生分组交流,指出优劣之处,再让学生自改或互改,共同提高习作水平。教师也参与评价和修改,使习作修改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小学生习作表达的技巧。
  通过多年作文教学的摸索,我班学生作文水平明显提高,有许多习作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参加学校布置的各类作文比赛也多次榜上有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