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
“师德,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合肥市第55中学徐文良校长说,“因此,‘修德进业,天天坚持’便成了学校的校训,修德和进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德立教,以德立身,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与家长,与学生,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修德进业,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高度,决定了名师能走的有多高有多远。修德进业,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加强学习,终身学习,不断修行,自律,慎独,在行为和语言上,为人师表,为人师范,形成强大的能量场。”徐文良说。
55中的教师以仁爱之心追寻着教育的智慧源泉,在练就很强的业务能力的过程中,“反诸求己”,向内心去求,从自我去找,向自己找出问题,找智慧,找思维。心中有格局,心中惦记学生,心中有学校、有国家、有民族。
55中“修德进业、天天坚持”:一是校长、班子,有服务意识,有人本思想,要关爱教师,以师为本,营造风清气正的宽松环境,搭建良好的业务平台。二是建立学校学习探究氛围,蕴育德行,开设聊书会,通过阅读,逐步提高德行。三是重视老师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德性基础,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太极,武术操,让老师们形成了良好心态。四是利用学校文化培育教师德行。学校成立了先锋志同社,专门研读《学记》和其他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从中挖掘教育思想和理念,通过经典蕴育高尚的师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五是认真学习领会省暨合肥市相关师德师风的文件,每个教师都进行了师德宣誓并签订师德承诺书。六是学生、家长参与评教,起到鞭策、激励、约束作用。
陈冬冬:勇于付出 敢于争先

爱洒操场,情倾体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从教七年的陈冬冬,始终怀揣着勇于付出、敢于争先的教育理想。他利用大课间和每天下午两小时以及双休对学生速度、柔韧性等各项目进行训练,即使下雨天,他也会利用教学楼楼梯让学生“爬楼梯”,进行腿部力量的训练,或在室内利用体操垫进行腰腹肌的训练。暑假的一天,陈老师上午喜得贵子,全家沉浸在幸福中,得知消息的同事也都纷纷表示祝贺。但是,当天陈老师却出现在学校操场上,坚持带学生一如既往的训练,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该校东校区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分别在100米、400米、110米栏跳高、铅球、标枪、三项全能等项目取得优异成绩。55中东校区代表队获得合肥市普通组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一、初中女子组团体第一、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学生茆静容获合肥市女子三项全能第一名,学生管邦涛获合肥市男子三项全能第二名…… 一个个荣誉让他感到欣慰。
范申艳:从“姐姐”到“妈妈”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情怀

已经从教11年,担任10年班主任的范申艳老师,2016年通过合肥市绿色通道引进人才来到合肥市第55中学,继续担任班主任并兼任学校团委副书记。“刚柔并济”、“雷厉风行”,是她所带班级学生给她的评价。她大学毕业刚刚到学校时,学生称她“范姐姐”,现在学生习惯的称她为“范妈妈”,因为范申艳时刻像妈妈一样疼爱、关心着学生,教育、感化着学生,激励、鼓舞着学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春风般温暖着学生的心田,对学生足够的尊重让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尊严感,对学生的欣赏与肯定成为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
两年来,她先后获得合肥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一师一优课”部级奖,她同时是合肥市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范申艳工作时的韧劲也激励感染着学生。从“范姐姐”到“范妈妈”,变的是学生的称呼,不变的是范申艳对教育的热爱和情怀。
黄竞红:为人师表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就是一面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着。黄竞红深刻地意识到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黄竞红是众多孩子的老师,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从教20年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她说“为人师表”这四个字时刻提醒着她,在学生面前随时随地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她也始终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指导家长,做好家校配合工作。她也越来越热爱她所钟情的教育事业。
唐月宝:好教师就是要既红又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好教师要既“红”又“专”。唐月宝老师用“红”和“专”概括了她理解的好老师的标准。
“红”是对教师师德的要求。“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教十六年的她,一直把师德放在首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她的每一个学生。
“专”是要求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她积极参与课改,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喜爱的高效课堂。她尊重和信任学生,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看到每一个学生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是唐老师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韦小平:以生为本就是“神话”教师的秘诀

该校东校区的韦小平是一个让学生、家长和同事都啧啧称赞的数学老师。她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校园内就像“神话”般存在。那么她到底“神”在哪里呢?
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学中,进行分类教学、逐层提高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得了”。在课堂教学上,韦老师坚持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真正变“教堂”为“学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教中学、学中教,有机统一。让学生了解“学什么”,知道“怎么学”,轻松“学得好”。在教学中,组织和协调学生自主上课,让学生当小老师,站在讲台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互动性强,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中乐,乐中学。韦老师反对题海战术,想方设法让学生们品尝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去学习,越学越有劲,注重学生在课堂上领会、巩固。她总是鼓励学生下课要多出去玩,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她自己喜欢打乒乓球,下课经常和学生打球,她担任学校乒乓球社团的指导老师,学生们都愿意参加。她所带的班级每年在学校的运动会上都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学生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教书不忘教研,教研不忘培养新人。韦老师始终坚信提高自身素养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立身之本。她与年轻教师结队子,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互听、互评,不断总结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的一般规律与关键,辅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年轻教师从备课到上课,悉心指导,在她的帮扶下先后有多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比赛中获得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教坛新星等荣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韦老师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对她来说,是未来工作的新起点,都将促进她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努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