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塑新时代教师新风范 甘于清贫乐于奉献 教师的责任和未来
05版:师德师风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7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75期  下一期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塑新时代教师新风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堂堂 陈俊 发布日期:2018-05-16 11:39:28

——记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师德师风建设

  合肥市第38中学近年在师德师风建设上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践行、务实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路径,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四重保障” 促师德建设

  第一重保障是举行师德宣誓仪式,签订师德承诺书。今年3月26日,在该校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上,全体教职员工就师德言行进行了现场宣誓,有力地塑造了学校、教师的新形象。每位教师签订了“教师个人师德承诺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师德师风的良好形成。该校每位新进教师都要举行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宣誓及签订仪式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
  第二重保障是构建师德考评体系。“学生评教”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将每个班的部分学生集中于教务处,根据学校相关制度规定,分别对各班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业布置与批阅、学科单元检测与讲评等情况进行了解,逐一检查、登记。然后根据学校提供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一一调查。教务处将教师课堂行为调查、作业批改检查信息、学校班子对教师备课检查信息一并汇总后,反馈给校长。对于学生反馈比较集中的教师,校领导当面约谈。
  第三重保障是完善教师师德档案。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师德成长档案。师德成长档案中包括师德自评、师德反思、师德案例、学习总结等。通过档案资料能反映出教师的工作业绩、思想发展、成长历程。每学期都会对师德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不断更新,完善档案。
  第四重保障建立“师德先进”评选激励制度。每学期都会开展各类师德先进评选活动。如“师德楷模”评选、“最美教师”评选等。评选活动公开透明。评选结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一致认可。教师孙长石先后当选为校级“师德楷模”和“最美教师”。后经推荐,孙长石获瑶海区“最美教师”、合肥市“师德楷模”称号。

坚持“四抓” 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抓学习,促进风清气正的师风形成。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各项教育法规和文件。近段时间,先后集中和分组学习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除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外,还通过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增长教师献身事业的精、气、神。
  抓规范,促进教师管理公开透明。利用民主生活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定和修改、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有利于工作的规范管理和量化,有利于对每个教师工作业绩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评价。建立了社会综合治理、家校联系制度,向家长与社会透明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求得社会支持学校工作,修订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细则,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抓创新,促进教师“暖心”工程建设。2017年秋,新招录教师39人,他们来自不同地区,生活习惯、从教经历差异明显。学校为每位新进教师安排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老师负责帮扶,为新进教师设置了学科师傅和班主任师傅。退休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把自己满腔心血撒在了菁菁校园。为此,学校在他们退休之际,开欢送会,请他们回顾自己在教学上的奋斗历程,与同事们一起分享工作、生活的快乐。
  抓载体,促进专项教育常态化。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文明行为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和“健康卫生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进程,构建了平安、和谐的校园,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了学校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优质发展。先后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高效课堂建设;安全逃生与防灾演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开学师生宣誓;关爱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防性侵知识与安全知识讲座;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进行了相关知识、图片的宣传。

爱岗敬业 树师德新风尚

  教师们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践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用真挚的爱心感化每个学生的心灵。他们中有舍小家为大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爱岗的标兵;有精通业务、勇于开拓、成绩突出的教育教学能手;有扎根一线、甘守热土、几十年如一日的杏坛长青树;有勇挑重担、奋力争先、敢拼敢打的中流砥柱。正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为了对教师们辛勤付出以示感谢,在此撷取其中的代表,表达我们由衷的敬意。
  政治教师杭旭,因公负伤,坚持用左手批改作业,诠释了当代教师的责任感。
  历史教师赵月琴,用年轻人火热的激情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
  英语教师吴萍萍,一片痴心行走在教坛之上,孜孜求索、勤恳严谨是她的准则。
  数学教师马晓飞,老牌把关教师。用坚实的脚步,攀登数学课改的高地;用深邃的目光,冷静地求证着人生的定理。
                  □张堂堂  陈  俊

教师师德宣誓     □闻  超/摄

教师在师德承诺书上签字     □闻  超/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