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鄙的暴发户审美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游走在印度乡村的高材生
04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5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4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59期  下一期
粗鄙的暴发户审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冯骥才 发布日期:2018-04-16 14:29: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  
  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今天的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的文化主体元素。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中国就麻烦多了。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特别是明代的审美雍容大气、敦厚沉静,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然而到了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完全脱离了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可是到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无法企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不爱红装爱武装”时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或是呆头呆脑的仿古,或是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没有现代审美,也就提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
  而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过渡,不是听凭自然、稀里糊涂地完成的。我想,它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经过知识界,即经过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公众的认可,因为,只有成为集体审美,它才能成为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质。
  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把美育列入素质教育;还有,知识界的努力也是关键。如果我们只去克隆舶来的“现代”,或只在传统中找卖点,我们自己的现代审美则无法建立起来。我很欣赏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换与完成的。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占据。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有删节)

  7.下列关于“暴发户审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暴发户审美”在清代已经出现,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
  B.到乾隆盛世时的“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极度追求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使中原汉文化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荡然无存。
  C.整个社会由传统农耕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时,必然造成国民美育和审美品格的不被提倡,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
  D.“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没有自己的时代审美,要么仿古,在传统中找卖点,要么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现在如果到北欧旅行,在繁华的都市中还能看到像农舍一样的屋顶,房子里还有很多没有使用油漆的器具。
  B.把文化古迹一概拆除,大干快上,或者一味保守,甚至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建一些不伦不类的“古迹”,这两种极端都是有问题的。
  C.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一段时期,以及我们现在的社会,审美观念是不同的,看来审美跟时代的崇尚有关。
  D.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表明,中国的知识界做出了杰出努力。在未来,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
  9.简要概括清代审美发生变异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7.C
8.D
9.答案(1)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的欲求。(2)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后,国力却日渐衰败,使得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3)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时代风气的影响,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再被提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