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终有获 “爱心市场”进校园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4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48期  下一期
博览群书终有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刘家宝 本报记者 徐徐 发布日期:2018-03-27 09:22:30

霍邱县第一中学学生李雨嫣摘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杨雨辰、金国栋、七堇年……这一个个名字星光灿烂、震响文坛。然而,近日人们却把李雨嫣这个普通的17岁女孩与他们关联到了一起,因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喜讯传来

  近日,第二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揭晓,霍邱县第一中学高三(26)班学生李雨嫣获一等奖。
  消息传来,全校师生为之振奋。因为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14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的,大赛聘请了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被誉为中国的“语文奥林匹克”。
  本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依然突出“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大赛理念,李雨嫣凭借着一篇《孵化》顺利进入决赛,成为我省进入决赛的七名选手之一。在上海市现场决赛中,她又凭着一篇《当虚构比真实更真实》的文章从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的桂冠,成为我省仅有的两名获奖者之一。李雨嫣在大赛中的出色表现,现场就得到了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承诺:免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合格后录取分数直接降到一本线。

平静的参赛路

  微微卷曲的头发、白皙的皮肤、闪亮的大眼睛……李雨嫣看上去文静而又阳光。
  的确,李雨嫣始终保持着阳光、健康的心态。她说,这种乐观的心情、平和的心态伴随着她每一天,不仅成就了她的写作,还丰富了她的人生。她回忆说,那段日子,她其实是消沉、苦闷的,腰椎受伤住进医院,不仅耽误了正常的学习,甚至连基本的活动也受到了限制,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看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文启事,于是,她想到了破茧而出的蛾子,虽然没有蝴蝶那样斑斓多姿,却有着经历过阵痛之后的乐观与踏实。她认为,无法经受住打击,就无法获得未来的资格。就是在病床上,她将她的这些想法写成了《孵化》,洋洋洒洒5000字。李雨嫣说,她没想过获奖,她只是想通过文字传达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几年来的写作都是遵循着“怀抱一丝温暖,感动周遭诸多遗憾”的原则,用自己的作品传递着自己的乐观与轻松、传递着价值观、传递着正能量。
  李雨嫣在《孵化》中写到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不好的事时,要坚信前方总会有好的事情在等着你。现实很快就印证了这句话。就在一个多星期之后,李雨嫣康复出院,便欣喜地接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通知。到上海市参加复赛期间,李雨嫣的心态更加放松,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能让奶奶陪伴前往。尽管如此,李雨嫣一点都没在意。坐到了考场,面对“当虚构比真实更真实”这个题目时,她思接千载,想到了种种社会现象,想到了种种隐藏于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又想到了自己曾在《人民日报》上读到的一句话——每次天灾人祸之后,总是互联网上表演性人格泛滥的时候,于是她以“坚守真相”立意,将自己的思考浓缩为一种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文字剥露出一些畸形社会现象背后的典型性格和真实灵魂。
  李雨嫣没把参赛当成一回事,她觉得这次参赛是自己开阔眼界的一种方式、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阶梯,所以,考场上的她是沉着冷静的。第二天下午盛大的授奖典礼,与众多著名作家见面,接到著名高校的约谈信,得到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的认可,这些虽令她欣喜兴奋,但都不会让她忘乎所以。上海之行,令她印象最深的倒是比赛之外的另外一件事——与众多的文学青年欢聚一堂,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翘楚,相互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这对自己的帮助和启发特别大。

得益于积淀

  李雨嫣博览群书。《诗经》、《孟子》、《红楼梦》……她读过的书太多,系统研究过的作家也太多,她特别爱读王小波的作品,觉得王小波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作家,所以几乎每本书都买回来细细研读。霍邱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余本江在给她辅导的时候,又给她推荐了《明朝的那些事儿》、《史记》、《论语》、《大秦帝国之纵横》等书,启发她放宽眼界,关注生活时事,以写出更有思想性的东西。每读完一本书,李雨嫣都要进行深入地思考,并摹仿着写出一些文字,将悟出的思想性的东西以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文字中。
  李雨嫣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方面,她对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都特别感兴趣,一段时间,她还对医学方面的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手不释卷地读了起来。她说,这样的阅读让她受益很大,让她在文章中能轻而易举地营造出浓重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
  回顾写作,李雨嫣颇为得意的是初中阶段。那时的学习任务不重,她能轻松应对,并在班里始终都是数一数二的成绩。那时,她的课余时间全都放在阅读和写作上,写出了很多文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试着向刊物投稿,并发表了很多。进入高中,面对班中的众多“学霸”,她才慢慢地静下心来。高一时,她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获得了二等奖。之后,她仍然坚持阅读和写作,但她已认识到,她的文字在别人的眼中有些“另类”,不过,她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李开胜一直都在默默地支持着她,并鼓励着她的个性化写作。

梦就在前方

  载誉归来,李雨嫣还是一如既往的淡然。谈到荣誉,她说,这次比赛是自己开阔眼界的一种方式、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阶梯、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符号。这段时间,自己不会再去多想多写,而会将时间全都用在各科的复习之中,踏实地去面对高考。
  谈到留给师弟、师妹们的话,李雨嫣腼腆地笑了笑,说:“坚持自己的风格,注意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言由情生,情由心生,好的文字一定要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别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