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添光增彩 形神兼备 务实高效 浅谈小学生低段作文启蒙指导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4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4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添光增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庐江县城南小学 王东霞 发布日期:2018-03-21 11:33:21

  自从“班班通”走进教室,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如鱼得水,充满了活力。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多渠道的信息传递,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适时巧妙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班班通”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了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运用“班班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班通”集电脑、电视等功能于一身,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地学习,使课堂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乐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兴致很高,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我通过“班班通”播放了《西游记》的主题曲和课文内容的动画片视频,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上抑扬顿挫的配音等,使枯燥的课文内容顿时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一下子被歌曲和视频吸引住了,各种学习灵感自然而然便产生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感,达到正确朗读的目的,即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班班通”极好地发挥了这一功能,它所附带的朗读不仅达到一定的音高音长,而且音质优美、停顿恰当、感情到位,为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教学《如梦令》,我先播放这首词的朗读示范音,再播放蔡琴唱的歌曲《如梦令》。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想象词中的迷人画面。之后我再让学生读词,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读出词的意境,感受到词人的内在情怀。
  三、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教育。优化写字教学,使学生夯实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大有益处。“班班通”是优化小学写字教学的一缕阳光,是一把打开写字教学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我通过“班班通”播放一些写字姿势正确的镜头,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引导学生做到写字时“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教学中,我还会播放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练习写字,能排除周围嘈杂的声音,净化他们的心灵。这样,他们也能更专注、轻松、愉快地练字。
  四、运用“班班通”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直摇头。他们情愿多写几遍生字也不愿写一篇作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班班通”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描写自己的家乡时,就通过多媒体,分别展示家乡的春、夏、秋、冬的画面,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画面并欣赏。我会分别给四季的景物一个特写镜头,让学生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作文。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内容、有重点。我们应有效地运用“班班通”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五、运用“班班通”突出文章的重难点
  评价一节课是否优质,关键看教师是否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班班通”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运用“班班通”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所采取的“中部凿井法”和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我就用Flash动画为学生展现了其过程,形象生动的动画让学生过目不忘。
  总之,“班班通”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使小学语文课堂活了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提高了教学质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