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留住生源必须发展学前教育 优质教育供给需要更多渠道 基于签到表情识别的学生正向情绪引导研究实践
02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4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4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农村学校留住生源必须发展学前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兴旺 发布日期:2018-03-21 10:46:44

   近几年,农村学校不断走向衰落,农村学校的生源不断减少。国家的“教育均衡”战略让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农村学校的生源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问题出在哪儿呢?据我的观察,一个重要的症结在农村学前教育上。
   在国家教育均衡项目实施之前,我所在的地方,村级学校是没有学前教育的。但让孩子上幼儿园,却早已经是多数农村孩子家长的基本教育需求。于是,出现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农村有孩子的家庭,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大人就在乡(镇)租房陪读,将孩子送到乡镇幼儿园上学。但一方面乡(镇)幼儿园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反正得租房陪读背井离乡,有条件的人就干脆将孩子送到县城幼儿园,到县城去租房陪读。这些在乡(镇)或县城上幼儿园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再回到村小学去上小学的可能基本就没有了,村小学因此有不少都变成了只有几个学生的袖珍型学校。
   随着国家教育均衡项目的实施,现在各村小学也都建成了村级附属幼儿园,按理说农村孩子就近上幼儿园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但目前的事实还是不能尽如人意的。我说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我所在的村有一户人家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在村小学上三年级,去年开学季,家长把四岁的孩子领到已经建成运行的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报名,却被告知只收年满五周岁的。家长求教师、求校长都没有结果,最后就把孩子领到乡(镇)幼儿园报了名。但他家离乡镇几千米路,只能租房陪读,于是就把上三年级的大孩子转到了乡(镇)小学。这样,村小学拒绝了一个小孩子,同时也就流失了一个大孩子。
   上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是一个标本,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生源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农民们并不是都乐意背井离乡租房陪读的。一方面,他们放弃了赖以谋生的土地,放弃了现有的生活资源,另一方面要在乡(镇)或县城租房、生活支出一大笔费用,这个账他们并不是不会算的。但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就只能过早地把个人的一切都放弃了。这样一来,又加剧了农村的空巢现象和留守老人问题,农村小学的生源流失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要振兴乡村,遏制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就必须抓住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大力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除了地方政府加大发展的力度,农村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应该加强使命感,从而主动为振兴乡村、振兴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像上面所举例子中把来报名的孩子和家长拒之门外那样的行为,就应该算是一种不作为甚至失职吧?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