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 茶 追忆童年时光 荷 花 我的乡村 这个春天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4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4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我的乡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怀远县第一中学 宋文武 发布日期:2018-03-14 14:44:45

  对于离开了乡村的人来说,怀念乡村是一种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结。
  他们经历过乡村生活,他们曾是乡村的一分子,如同乡村里的一棵树、一株庄稼,抑或屋顶的一片瓦、墙上的一块砖。乡村生活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从乡村移徙而出,从乡村剥离而去。他们更像是一尾游走的蛇,乡村便是他们退去了的旧日空壳,在岁月中风化和零落。
  他们的离开是空间上的。呱呱坠地之时,他们的双脚就沾上了如胎记一般的泥巴。此后的岁月里,他们的眼前是乡村的景象,他们向往的是外面的世界。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谁不想去山的那边乡村的尽头看看世间的繁华?于是,他们的双脚踏过乡村的泥泞,终于站在了城市的霓虹之下。他们远离了熟悉的土地,投进陌生的人群,淹没在城市的河流。是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浪?他们在生活的狂澜与漩涡中迷失了方向,身心疲惫不堪。此刻,他们开始回望,能够抚慰他们的、能够让他们的灵魂得到片刻沉淀与安宁的,也许只有乡村那映着红日的袅袅炊烟,还有夜幕下如萤的灯火。
  他们的离开是时间上的。他们一直生活在乡村,如祖先那样厮守着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曾有过分别。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土地视为生命的全部,在土地上播种、呵护并收获执著的希望;或者,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土地的所有,是土地生生不息的孩子。家族的繁衍,是土地上长出的一茬又一茬庄稼,寒来暑往,他们已经拥有了土地的基因。只是,他们所亲历的一切,却让他们感到陌生,眼前的乡村不再是打了记忆封印的过去的乡村,他们和土地有了隔膜,他们所钟情的乡村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怀旧,如同一道符咒,牢牢地贴在心灵的深处,揭不掉,撕不去。
  于是,怀念乡村的文字犹如一剂疗治伤痛的良药,被那些“离开”了乡村的人,用孤独与苦涩做药引,一饮而下。行文者俨然站在觉醒者的高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缅怀过去,痛陈现代文明对乡村的戕害。一件散架锈蚀的农具能让他们激情澎湃、一口坍塌淤塞的老井会令他们双眸尽湿、一盏落满灰尘的油灯又在他们的心中点燃峥嵘岁月……他们怀念乡村的山清水秀、空气纯净,他们怀念乡村的民风淳朴、阒寂幽然,他们怀念乡村的瓜甜果香、鱼虾满河……这样的怀念,是对过往的追忆,是对传统的认同。无论社会怎样变迁,骨中造血之髓都应撑起信念的脊梁。
  只是,如果一味地沉湎于过去,把乡村的封闭、落后、贫穷,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愚昧当作世外桃源来歌颂,显然是矫情的,甚至是刁蛮的。乡村的泥泞小路上,那蹒跚的脚步不是幸福的诗行;烈日或暴雨下的辛劳,也不是人生的豪迈。当整个世界都在快速地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强求乡村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并且非要给它贴上一个所谓的“诗意”的标签。
  乡村是我们的民族最为古老的印记。相较于城市,乡村的历史更早、更长,也更悠久。在乡村面前,城市笃定是晚辈后生。但就像阿Q的辈分虽然比赵太爷的辈分高,阿Q却终究不敌赵太爷富足而又受人尊重一样,乡村和城市也是有着暂时无法弥合的差距的。乡村不该就这样被边缘化。
  当城市像蔓草一样延伸,覆盖了乡村的土地,我们需要的不是怀念,而是展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