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通道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开启。第一位现身“部长通道”的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通过多种模式解决小学生“3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给年轻父母更厚实的“红包”。
有记者提问:“现在小学放学时间越来越早,有小学下午3点半就放学,这个时间对于家长来说接送孩子可以说是一大难题,请问家长们的这个困扰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另外小学放学时间早催生了大量校外托管班,这些托管班‘野蛮生长’,急需规范。请问是否会像近期重拳整治课外培训机构乱象那样来规范校外托管班?”
“谢谢你提了个很好的问题,我看你可以当关心这个问题的年轻父母们的代言人”。陈宝生表示,“3点半”现象之所以成为年轻父母们和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一个产物,这个现象更多地表现在大中城市。关心这个问题的年轻父母们正处在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宝贝抚育的关键阶段。由于分工、作息时间的不匹配,他们没有办法接孩子,带来了“成长中的烦恼”。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通知,一年来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陈宝生表示,有25个省已经下发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法,比如上海市规定中小学校后服务要做到百分之百全覆盖,服务的时间是3点半到5点,参与这项服务的教师在效益工资方面给予倾斜。北京市规定3点到5点期间是校后服务时间,主要内容是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元~900元。江苏省南京市探索了一种弹性离校时间,到了放学时间,学生可以弹性离校,学校做出安排进行托管。广西探索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托管问题的路子。“大概可以分成这四种模式,各有所长。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高招”。
陈宝生表示,接下来一是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二是要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3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比如3点半到5点托管学生了,教师的劳动时间加长了,负担就加重了,相应成本怎么分担,相应的劳动法规怎么调解。
陈宝生表示,对于现在存在的乱象需要进行治理,比如对记者提到的学校周围的托管班进行治理,加强立法,至少是有行政法规来加以解决。当然还需要加强督促,使好的意见、建议和各省好的做法切实得到贯彻、落实。相信通过不懈努力,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年轻父母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给他们的“大红包”,这个“红包”将更加厚实、更加沉重。
□来源:人民网
■代表声音
安徽代表团建议增加安徽省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
3月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将18件建议作为安徽代表团的建议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其中包含关于支持安徽省研究生教育的建议。
该建议表示,近年来,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先后获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安徽省高校现有学科学位点数量、研究生招生规模均与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对创新发展和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力度明显不足。2016年,安徽省研究生招生总数1.8523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总数1943人,分别占全国的3.16%和2.9%,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招生计划数在中部六省中排倒数第二位,难以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高校博士授权单位数在中部六省中排倒数第三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数排倒数第二位。建议国家增加安徽省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并在新增博士、硕士授权单位授权点政策上给予支持。 □来源:人民网
■两会热点
校外培训急须加快规范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为期一年半的专项治理行动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注教育民生问题的“奋进之笔”。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使校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期聚焦就此展开探讨。
正确引导规范校外培训发展
近年来,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全面禁止有偿家教等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学生及家长对教育培训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校外培训机构呈井喷之势。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存在安全经营有隐患、培训质量难保证、扰乱教育秩序等问题,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责任监管机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和审核,通过制订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使其健康、有序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每年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和补习场所进行年审和评估,年检和抽查结果要在报刊、网站上公示。同时,辅导机构新聘教师需到教育部门备案。加强事前许可、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监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非法办学的单位和个人。应对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开设课程、选用教材等实行备案制,对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骗取钱财的应坚决取缔。强制推行保证金制度,防范风险。
其次,要强化自律,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特别是要保证有资质、有良好素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相关协会或组织。建立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培训市场有序竞争。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督促、监察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以质量求生存,处理好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改善培训品质。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明晰培训目标和规格。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和年检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规范管理,正确引导校外培训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再次,要权责一致,从源头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宣传非法办学机构的隐患及负面效应,逐步提高家长和学生防范抵制非法办学意识。反对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事营利性辅导,对违反规定的教师严格追究责任,从源头上杜绝有偿补课。对于青少年校外培训,要健全相关法规加以规范,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监管权限。建议各级政府组织联合检查组,严格审查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予以登记注册并规范收费,对既没有办学许可证又不符合条件的应坚决取缔。
最后,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培训水平。提高审批门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鼓励民办教育机构提高办学质量,让有实力、有能力、有资质的培训主体承办培训机构。发挥图书馆、书店、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等在校外培训市场中的公益性、主导性作用。积极依托社区,发挥社区教育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整合社区内物质、人力、文化等有效资源,使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形成正向合力,依托社区办好青少年的校外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 胡 卫
校外培训也要坚持立德树人
校外培训机构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同样承担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同样要回应社会的关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教学轻教育、重考试轻培育的现象,这就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办学,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突出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加强从教人员的师道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校外培训机构要坚持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以单一强化学校学科教学、提升应试能力为主,与素质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如何让校外培训机构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从内涵发展进行改革。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关注育人模式的创新,就是要关注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要关注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外培训机构同样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回归到育人本质上来,回归到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上来,才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课程体系特色建设。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基础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广大中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而校外培训机构的根本任务应该是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规律,从个性化、选择性的策略入手,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在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拓展课程空间,丰富学生课后学习内容,挖掘学生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基础教育的选修课,真正回归到学校教育的补充与丰富的功能上来。让校外培训机构成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笔,为国家人才战略搭设多样化培养平台。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的同时,规范办学行为是关键。应该看到校外培训机构在补充学校教育、丰富教育类别、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一面;同时要突出问题导向,在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单一化、同质化、超前超纲化等问题的同时,规范管理、正确引导、科学评价,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通过科学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我们最终能够让所有教育者团结一致,共同开创中国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邵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