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不在多精做则灵
03版:学霸养成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3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3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题不在多精做则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甘霖 发布日期:2018-02-28 10:31:14

——关于生物竞赛的看法与建议

  张甘霖,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在第三十一届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牌。
  学竞赛是一件非常苦的事,不要被学长们的传说所迷惑,你们看见的只有他们得金牌的照片,他们的汗水是你们无法想象的(这真的不是夸张,很多学校学生的作息时间是让人觉得惊悚的,有的学长学习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这些都是真实存在而不是只出现在父母、老师的话里面的),所以一旦你选择了竞赛,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种辛苦将一直持续到它成为一种习惯。而且,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出色的人,那这种生活节奏将应该是你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当然也要注意相应的学习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一些方法如下所述。
  课本是进步的阶梯
  自己看过的书十分贫乏,仅仅局限于每科最基础的那本教材,但至少到国赛,这几本教材都足够取得一个好成绩了,前提是做到几乎句句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高二开始前,我才把大学教材全部串完,之后就是反复看反复体会,上一遍觉得自己什么都看到了,下一遍还是会感叹“一个月看两遍课本,每次都有新感觉”。
  一直到国赛前,我平均每本书看了五六遍,重点课程的重点章节自然是不下数十遍。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不是IBO金牌,反复看课本是最节能而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样能最大可能地增强掌握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如果你的目标是金牌或者更高,多看不同的书一定是大有裨益,能大大提高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我自己看课本的时候,第一遍不会放过课本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句话都能在大脑中停留过,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会边看边划出来重点和难以记忆的点,方便最后快速回顾课本,同时还可以对课本进行整理,建立起相关章节的知识框架,记录在笔记本上。
  题目的重要性
  对于做题,一般是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以题目为主,大量刷题,通过题目学习知识点;一种是以看书为主、做题为辅,用题来检测和拓展。
  生物竞赛需要大家掌握很多科目,其中的知识点大多比较细碎,所以如果以题为主,也许能覆盖完全,但是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理解运用和长期的记忆,而且,现在的练习题良莠不齐,偏题、怪题、错题层出不穷,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题目上面很容易忽略重点,甚至记忆错误的知识,况且羊毛出在羊身上,题都是从书本里出来的,书看好了做题的正确率自然会上去。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否定题目的作用,从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就要配合相关题目,加深对核心知识的印象,到了中后期,可以多做一些专题练习,一是可以巩固记忆,二是可以通过题目扩展相关知识点,临考的时候模拟题至少一天一套,增强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和调整心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做题的状态,做到在考场上心不急不乱。
  题不在多,精做则灵。做题最重要的不是正确率,而是做完以后分析题目、回扣课本的知识点。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只舔舔果酱怎能填饱肚子?只有将题目分析透彻,将涉及的知识延伸发散,才算是真正消化了这道题。
  另外,2018年的联赛是北京大学负责出题,题目风格可能和2016年比较相似,材料题可能会较多,所以平时应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练习,对于常用的生物技术更应该着重关注、深刻理解,同时在看书的时候注意思考,尤其是实验结果的图片,假想如果自己是实验人员,会从这样的结果中得出什么结论。
  交叉利用高考时间与竞赛时间
  对于竞赛党来说,时间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如何从高考的学习时间里挤出来用以学竞赛?到底要不要停课?这两个问题有无数的人问过我。我觉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目标和水平,若是目标足够高、学得也够好,学竞赛的时间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学习高考课程就有些吃力了,竞赛也是不够突出,是否停课就一定要好好斟酌,毕竟时间不是万全的解决方法。
  到了高二,我基本上只听数学、物理、化学的课,其余的时间都跑到奥林匹克竞赛教室里看书(当然,这需要你和竞赛老师、课内老师都沟通好)。
  最初,我没有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很多时候都是虚度光阴,文化课受到了影响、奥林匹克竞赛也没有大的提升。所以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时间学竞赛,而是有没有全面的投入,把效率最大化。关于效率,并不是说一天刷几百页书、做几百套题、整理几十页笔记就叫做高效率,真正地把自己沉浸学习中,看书时理解完全、做题时全心全意才能算是高效率的表现。
  厚积而薄发
  对于有目标冲击国赛的学生,前期的实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有省选的省份,更要提前准备。
  实验练习一方面是可以增长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是可以巩固课本基础知识。
  像宏观学科动植物学,实验考察的东西都是理论上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如植物重点科的特征、五个核心动物的结构特征(蛔虫,蚯蚓,河蚌,虾,蝗虫),所以只有把理论完全掌握,实验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微观实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涉及的内容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不那么大,所以最好多看几本实验指导,先理解实验原理,主要包括试剂和仪器的作用,才能减少在实验中出错的可能。当这些知识已经积累得差不多了,再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才可能得到大的提升。
  熟能生巧,要想把实验技术练到高水平必然要付出很多时间,所以在联赛之前最好不要花费日常的学习时间在实验上,可以在寒暑假和联赛之后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接下来两点是我在最近领悟到的一些观点。
  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很多同学都会看到有人看一些大部头的书像世界生物名著之类的,就会很眼馋,想去读。我建议这些书放在国赛之后再读,原因有三:一、书太大,会消耗很多时间,用这些时间可以刷掉国内的很多本教材了。二、看这些书需要你的知识水平到了一定的层次,对其中的一些最本质的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之后才能有真正的收获的,作者想要向你传递的关于这个领域最核心的观点你才有能力get到,否则你看到的只是一项一项的研究成果,或是一些你认为很有趣的零散的知识点,而并不能将它们串连起来,甚至你不一定会看得懂,会觉得不知所云而厌烦。三、站在应试教育的角度,很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会与国内教材普遍接受的观点有出入,考试的出题人不一定会参考国外的教材和研究,而且国外的知识体系与联赛的考察方向也会有不同,所以虽然看着很过瘾,考试的时候会吃亏,这是很实际的。
  我在联赛前,生化只看过简明生化,分子只看朱玉贤,遗传只看戴灼华,动物只看普动,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般人都会看得比我多)。这就是一个在知识广度和知识质量之间的trade-off,这些书都是经典教材,联赛的绝大多数考点都可以在这上面看到,但还有一部分在不同的书上描述各不相同,或者只在某本书上提过,所以选择什么书就是每个人都会很纠结的经典问题。我的建议是在把一本基础教材搞得很透彻之后再去选择一些书去拓展。
  团队与合作
  由于每个人所选用的教材不同,各人的方法不同,本身的知识背景不同,所以在很多方面大家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样,你们班就是一个极其多样化与异质性的群体,每个人都会提供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人,也许他们的一句话会在关键的时刻帮助到你。你也应该毫不保留地表达你的看法,提供你的方法、知识、经验,切忌用竞争者的眼光去看你的队友(首先你会很累,其次这样太幼稚了,你并不会为自己创造多少优势反倒把自己变得阴暗了),所以不如坦诚相待、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其实最终是谁进队拿牌都是值得高兴的事,何必把自己搞得阴险狡诈呢?
  这里要特别提到关于对待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的态度。千万不要认为他成绩不如我,我就可以瞧不起他,可以以此压迫他。这不仅显得你的素质很低、修养不够,还反映了你内心深处的懦弱和胆怯(真的是这样,具体是为什么就不阐述了,参考弗洛伊德)。同样,你也没有必要对成绩比你好的同学怀有畏惧、敌意或是其他什么异样的情绪。你应该清楚,成绩是不可以划分人的等级的,任何物事都不可以,只要你们还享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只有你或者他还没有因为形成生殖隔离而分出去,你们就都是Homo sapiens,没有优劣。
  所以要互相帮助,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因为这些同学背负了很大的包袱,即使有些在表面没有展现。
  加强团队合作有很多方式,可以互相出题考,可以交换笔记,可以以讲课的方式交流(如果你在一些偏僻的领域有所涉猎),甚至可以不止局限于班上,可以与外校的学生合作,甚至全国各省的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广结善缘,何乐而不为?
  □淮北市第一中学教师邢安忠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