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省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汪海:做安徽新媒体运营领军者 李丹:心中牵挂“小候鸟” 段婷婷: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戏曲
03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2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2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段婷婷: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戏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01-26 11:23:30

行业好声音

  “我省作为戏曲大省,今年省两会我主要是围绕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提几点建议。”省人大代表、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庐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段婷婷介绍。
  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段婷婷建议在唱响黄梅戏的同时,要加大对我省如徽剧、庐剧、花鼓戏、泗州戏等尚具演出能力的剧种的支持。传统文化应该百花齐放,有重点地发展,但差距不宜过大。建议政府能改善戏曲院团的生存环境,这对于我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具意义。
  “庐剧一直处于一种‘漂泊’状态, 当前急需解决的是排演场地的问题。一个剧种没有一个固定的舞台,对人才的培养和磨练、对剧目的传播和推广都是一种巨大的制约”。段婷婷表示,近年来,庐剧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较为稳定,虽新编剧目不断生产,但很难在老百姓中推广开来,诸多原因中场地的制约尤为突出。
  问及如何完善戏曲院团的配套措施,段婷婷认为:“可以参照天津市‘一团一场一所’的成功经验,为每个艺术院团建设固定的演出场所和办公场所,除了院团使用,还可以对外经营,增加院团的可支配收入,让院团解除后顾之忧,形成对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持续性资金补给。”
  事实上,国办52号文件提出“现有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改造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办公等其他用途”。目前,我省的省属戏曲院团的设施基本完善,但市级的院团仍亟待解决。在今年的省人代会上,段婷婷要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庐剧、花鼓戏等戏曲院团建设,在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剧目传承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要“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年轻人对戏曲文化较为陌生,甚至存在一个盲区。我们一直致力于传播戏曲文化,包括戏曲进校园、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戏曲教材大纲,都是在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段婷婷认为,不一定要让孩子去从事这份职业,但一定要了解。
  “戏曲院团的发展,人才建设很重要。但目前院团的人才流失问题很严重,人才出现断档。”段婷婷坦然道,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人才进出机制,着力解决戏曲院团人才梯队结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等方式为戏曲院团培养教育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与事业单位相区别的符合戏曲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考试机制,对急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编制,营造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戏曲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改善其发展的“生态环境”很重要。戏曲从业者不断“修炼内功”是根本。段婷婷认为,首先要传承经典剧目,如《借罗衣》、《讨学钱》等,80后会演,90后能挑起重担,00后能够培养出师,使得优秀剧目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其次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赋予经典故事新的旋律、新的生命力,如《李清照》、《野百合也有春天》、《村长娘子》、《荠菜花》、《孔雀东南飞》、《东门破》等都是近15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新编剧目。
  艺术来源于生活,戏曲剧目的创新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剧目鲜活、有特色的生命力,使得群众更乐于接受和传播。段婷婷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合肥市本土人物崔万志,一位从残疾少年蝶变为亿元企业掌舵人为原型,新编剧目《旗袍先生》”。段婷婷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发声,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