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
父母都没有至亲,他们出车祸去世后,只有一个远方的表叔收留了我和哥哥。表叔跟我说,你父母走了,你哥脑子又不太灵光,今后你就是一家之主了。我含泪点了点头,心里发誓一定要照顾比我大三岁、有些智障的哥哥。
办完了丧事后,我问表叔,哥哥怎么不见了?他说,你哥被人抱养走了,我家也不富裕,养不起你俩。表叔又补充道:“不是我逼的,是你哥自己要求的,他怕家里娃娃多了,你吃不饱。”
两年后,我跟着表叔去见哥哥。一见到他,我就大声喊哥哥,他兴奋地跑过来,抱着我,喊,弟弟,弟弟。我问他,你过得好吗?他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那天,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虽然哥哥依然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傻里傻气。
晚上,哥哥的养父问我,你想读书吗?我说想呀。“那就留在我家吧,我供你读书。”他说。能跟哥哥在一起,还能读书了,我高兴地同意了。
可第二天我醒来,却发现哥哥不见了,养父说,你哥哥一大早就被表叔带回去了,他脑子不好,念了三年一年级,还是跟不上班,把我的面子丢尽了。“我跟他商议,能不能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你,他一口就答应了”。
我竟然剥夺了哥哥读书的权利,愧疚之情瞬间涌上了心头,我想重新换回哥哥,可养父不同意。我只能下决心好好学习,将来教哥哥。
不料,两年后,养父离世了,无人再管的我,凭着记忆问回到了表叔家,可家里没有哥哥,表叔说,你哥不听劝,非要在街上要饭、捡破烂。
我在街上找到了哥哥,“你怎么捡破烂?”我问。“破烂可以卖钱,留给你当学费呀。”哥哥憨憨地、一脸兴奋地应道。
“那我也陪你捡破烂吧,等钱攒够了,我们一起去读书。”我说。“真的吗?我还可以去学校上学?”哥哥立即有了神采。他不知道,其实我是想乘机照顾他。
我和哥哥计划坐船去重庆,因为大城市容易捡到破烂。到九江上岸时,看到江岸边有一个铁棚,里面有两个乞丐,他们把一点吃剩的饭给了我们。哥哥对我谦让道:“你吃吧,我不饿。”我就真吃了,想着吃饱了,好去多要些饭菜回来给哥哥吃。
一个多小时后,我带着饭菜回来了,可却发现铁棚不见了,哥哥没了。我大哭了起来,觉得他要么是被人拐走了,要么被江水卷走了。
几天后,我被一个好心人收留了起来,从此帮他家干活。几年后,我便出去打工了,我想要挣钱,然后去找哥哥。一天,厂里的一个工友指着一个牌子,问我认不认识上面的字,我说不认识。他说,你连字都不认识,还怎么找哥哥?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赶紧买来了一本《新华字典》,下班后便照着上面学。我想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让我有可能找到哥哥,担当起一个家长的责任。日积月累,我认识了许多字,也有了些文化。
工作上,我不怕苦和累,认真负责,深得领导信任,最后厂长让我承包了三个车间,几年后,我便赚到了一大笔钱。
有了钱,我便开始四处寻找哥哥,四年后,我终于在一个垃圾堆旁找到了哥哥,他的样子一点也没变。他说当年我去要饭时,江水突然涨潮了,冲走了铁棚,他也被冲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些年,我一直在捡破烂存钱,我知道你会来找我的,然后带着我一起去上学。”哥哥憨憨地、一脸认真地对我说。我的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哥哥是傻,可是他对我的爱、对读书的渴望,一点都不傻呀,他是天底下最疼爱我的哥哥。
我说,哥哥,你不用再去捡破烂了,弟弟有钱了,能让你去上学。哥哥听后露出憨憨的笑,如同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
对,哥哥是一个永远都没法长大的孩子,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默默地谦让了弟弟三次,这次,该轮到我站出来了,我要当哥哥的哥哥,让他的余生过得快乐、幸福,如同孩子一般。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智障哥哥对“我”的三次谦让。(3分)
2.“我问他,你过得好吗?他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联系上下文,分析哥哥是否真过得很好。(4分)
3.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3分)
4.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4分)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参考答案
1.哥哥担心“我”吃不饱,要求被领养;哥哥将读书的机会让给我;哥哥将剩饭让给我吃。(3分)
2.不是。从哥哥见我时兴奋的样子,可见他很想念我;从哥哥“迟疑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可看出养父对哥哥并不是很好,下文养父认为哥哥给他丢脸,以及不同意哥哥继续念书等情节都有所暗示。(4分)
3.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哥哥对读书的渴望。(3分)
4.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智障”与“谦让”两词看似矛盾,从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暗示文章主题,“谦让”一词表明智障哥哥对我无条件的爱。(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分)
5.我是一个懂事的人,我想重新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哥哥;我是一个勤劳认真的人,通过努力,深得领导赏识;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辛苦赚钱,就是为了找到并照顾谦让我三次的哥哥。(6分)
□命题老师:芜湖市荟萃中学 夏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