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明湖学校校刊《明湖风》
05版:我们的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1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13期  下一期
明光市明湖学校校刊《明湖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2-25 16:14:40

校报校刊

  《明湖风》是明光市明湖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明湖风》意为明湖之风,即书韵之风、博雅之风、乐业之风、奉献之风;她,承文化之脉,纳教育之光,集明湖人之智而喷薄既出;她,是清新的风、新思想的风、新活力的风,呈现出崭新的明湖精神。
  《明湖风》编刊坚持做好“编刊两原则”。原则一是校刊须师生参与,传播正能量;原则二是校刊须刊发师生原创作品,树立精神品味。《明湖风》由校长陈长友担任总编辑,从刊名到每期内容主题均由总编辑定夺。具体统稿、编辑由执行主编、教师贡发祥担任,信息中心由教师锁巍负责,美术设计由教师杜昌文担任,文印由教师许雪莲负责。《明湖风》在编刊、印制过程中始终以坚持“编刊两原则”为宗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明光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
  《明湖风》是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风从明湖来”、“诗意明湖”、“真·性情”、“善·温情”、“美·博雅”和“文化校园”。最具魅力的栏目是“风从明湖来”,该栏目刊发学校重要决策、校园管理、教育教研、教育随笔、教师诗歌和散文等内容。学生是《明湖风》的主体,因此,用“真·性情”、“善·温情”、“美·博雅”三个栏目来刊发学生的作文,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影响非常大。
  《明湖风》,如花,怒放在“明湖”的教育乐园里,越开越美。

校长寄语

  校园文化既彰显了一所学校的发展理念,更突显出一所学校品牌的内涵高度。
  校刊《明湖风》是我校“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品牌学校”管理目标里的校园文化一个重要载体。自2015年秋,明湖学校建成办学她就诞生了。她承载着“书韵·博雅”的核心理念;她凝聚着“乐学至善,明德力行”的校训;她传播着“诗书成趣,和雅有仪”的校风。她记录着我们明湖人的担当与开拓,激励着我们明湖人的拼搏与奉献,以“滴水”的信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砥砺奋进。
  《明湖风》是我们“办幸福的学校,做温暖的教育”一块靓丽的显示牌。以她为一个点,做好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强我们的“明湖”品牌。
   □明光市明湖学校校长  陈长友


最美的烟火

□陈  慧
  辅导教师  贡发祥
  对于我来说,最美的烟火不是那一瞬间的绚丽多彩,而是永恒的幸福。
  每年,我最期待的是新年的到来,因为我们不仅可以吃团圆饭、领压岁钱,最重要是可以看烟火。白天的烟火没有显示出它的五彩缤纷,晚上的烟火甚是好看,五颜六色,像无数条巨龙,“嗵”的一声往上窜,到了一定高度,像炸开锅的麻花。所以到了晚上,就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一般在乡村,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凌晨时起床,在家门口放烟花。每到这时,我就会和爸爸蹑手蹑脚地起来,生怕吵醒了一旁熟睡的妈妈。
  其实,我和爸爸有些生疏,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一层膜,无论怎么捅,也捅不开。我和爸爸之间的话题几乎为零,我一向喜欢和妈妈絮说自己的事情,和爸爸呆在一起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爸爸是一个不会表达感情的人,虽然表面上觉得无所事事,但是我知道,在他心里还是很爱我的。
  走向门外,一阵阵凉风袭来,感到沁人心脾的凉意。我静静呆在门口,望着正在点燃烟花的爸爸,点燃后,爸爸迅速跑回屋里,我以为爸爸回床睡觉了,没想到他是去拿了一件外套为我披上,那一刻,我竟然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爸爸站在我的身旁,陪我看着烟火,我小心翼翼地看了爸爸一眼,借着烟火的光亮,我看到爸爸的头上有了好多白发。那一刻,我觉得爸爸老了,可对我的爱还是一如既往。我和爸爸的影子映在地上,低头看的我偷偷笑了一下,顿时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心头,这影子让人看起来是幸福的。
  这场烟火是所谓最美的烟火吧,它让我感觉到了开心、快乐,而不是过了那短短几分钟的喜悦,就只剩下一句句叹息。从那以后,我与爸爸的交流越来越多,距离也越来越近。我们互相为对方打开了一道敞开心扉的门,我觉得这就是所谓幸福吧。
  这场烟火,不仅仅是那蔚为壮观的烟火,而且是一个通向幸福的大门。


广玉兰

□赵  亮
  辅导教师  张金平
  这花花世界,有多少花争奇斗艳。杜娟的姹紫嫣红、牡丹的国色天香、玫瑰花的妖娆妩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广玉兰花的默默无闻。
  偶然路过那里,是若有若无的阵阵清香吸引了我。这两棵广玉兰树枝叶茂密,铁锈色和深绿色的树叶里藏着一朵朵洁白无瑕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互相挑逗着。照射在地上的阴影为路人遮蔽烈日。
  我走到树下,踮起脚,看向那叶子,长长的椭圆状,正面绿油油的,光滑无比,跟打了蜡似的,一条条纵横的纹路十分清晰。叶子的背面呈铁锈色,毛茸茸的。正反两面截然不同,令人觉得别有一番趣味。
  叶子的中间夹杂着一朵朵广玉兰花,这些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紧紧地闭着,在为后天的怒放做着充足的准备;有的含苞欲放,就像娇羞的小姑娘在对我笑似的;都完全盛开,美丽而又大方;有了,已经枯萎了,那里边就蕴含着一个新的小生命。
  从树上收回了视线,偶然发现,黝黑的土地上静静地躺着一片洁白的广玉兰花瓣。我小心翼翼地捡起来,不禁怔住了:这花瓣简直就像是上帝精心打造出来的工艺品,那颜色像是用牛奶慢慢浇洒,渲染上淡淡的粉红烟色。因为单调的交织是朵朵红晕。似少女清新、妩媚的脸蛋;再说它的质感,我根本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它,说它玉琢冰雕吧,又似乎柔软而有弹性。
  这么美丽的花,花期却不长。花朵快要凋谢时,没有等待死亡,而是提前让花朵纷飞,落入尘埃,跳出生命中最后一支绝美的舞。
  我爱广玉兰花,爱它的纯洁、高雅,弃妖治之色,去轻佻之态。无意与群芳争艳,不惹蜂蝶狂舞。
  愿人间开满洁白的广玉兰花,愿人们的心灵似广玉兰花般圣洁、无邪。


梦 想

□王同雪
  辅导教师  蒋道精

  梦想并不是做梦,要分清现实与幻境之间的差距。幻境中的你可能很迷茫,但现实中的你一定要有个目标。如果你没有目标,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该往哪里去?就算你一个劲地往前走,也走不了多远,也走不到头。
  当你向着这个梦想出发时,你得拥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坚持”。“坚持”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又有几个真正做到了呢?梦想这个道路上必定遇到许多许多坎坷,但它绝不能作为你“放弃”的理由。许多人因为坎坷而半途而废,我想那样不值。为了梦想花了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比十几年还要多的时间,而当你遇到困难就决定前功尽弃,那样和缩头乌龟有什么区别?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克服困难,怎能知道终点多美好?只有暴风雨后,才有美丽绚烂的彩虹。那是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只有克服困难,我们才能体会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我们应坚持梦想,或许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坚持”是梦想最好的诠释。
  但是坚持一定会成功吗?不,有些人听了之后又开始问了:“既然不一定成功,那我为什么要坚持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你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即使失败了也是感到欣慰,因为你曾为梦想而拼搏过。失败未必是件坏事,至少可以让你吸取经验,是为了更好的下一次而打下基础。
  李白曾豪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别让怯弱否定了自己,别让贪懒耽误青春。我们有大把的好时光,但有些人却用错了地方,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跟闲人没什么区别。原由只有一个——没目标。可曾想过你收获了什么?所以尽早订目标,有了目标才能为此奋斗,才有前进的动力。我们要不停地向前走,走好每一步,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应有的信念,一味的幻想像泡泡一样虽然很美,但终会消散得无影无踪。勇往直前,不哭泣,不放弃,不停止。不管未来怎样,都不能泯灭我们追求上进的心。
  梦想不一定要多伟大,不一定作出多大贡献。只要它是你努力得来的成果,它就是好的。梦想不是在于说,而在于实际行动。俗话说得好:一千个善念不如一个行动。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至少我们曾为了梦想而拼搏过,这一 点你值得骄傲。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手心里的爱

□李学莲
  辅导教师  徐红艳
  那是我第一次这么仔细地看着父亲,他似乎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饱经风霜的沧桑,看着他,总会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父亲的手从前不是这么粗糙,满手厚硬的茧;父亲的脸从前似乎也不是这样的黝黑,爬满了皱纹;父亲的两鬓从前也不是这样的斑白,它们曾经那般黑亮……
  记忆中的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过马路的时候,在人多拥挤的时候,陪着我玩耍时,那双手充满了力量。最教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天,我和父亲去姑姑家玩,公交车上人太多,起初,父亲一直拽着我,生怕我走丢,可是个子小小的我觉得站在大人们“腿的丛林”里太憋闷,就挣脱了他的手,爬到了窗边看风景,车辆颠簸得很,父亲在人群里急得满头大汗,不时地呼唤着:“莲莲,拉着爸爸,快过来啦。”可是调皮的我并不理会,忽然,车子一个大转弯,所有站着的人都惊呼着几乎站不住了,而我也即将摔倒,突然,一双有力而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了我,是父亲。他已经摔倒了,一条腿跪在地上,手臂上的青筋绽起,额上的汗珠直冒,父亲抱起我,抚摸着我的额头,安慰着:“莲莲,没事吧,还是要拽着爸爸啊。”那一路,父亲再没有放开我的手,而那掌心里的安全和温暖,却叫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顽皮的童年时光里,记不清多少次甩开父亲的手,却也记不清多少次父亲耐心而温和的再次攥紧我的小手。
  上了初中,个子一点点长高,心境一点点成熟,而牵着父亲的手的画面却一点点消逝远去了,每天学习任务的繁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似乎也没有时间坐下来和父亲聊聊天。而父亲,似乎除了问我的学习,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笑眯眯的温和。父亲的双手也变得那般苍老,甚至粗糙。
  深秋的风那般凄冷,落叶在风中旋舞,似乎在唱着悲楚的歌,我的数学考试又考砸了,坐在窗前,落寞地掉着眼泪,门轻轻地开了,父亲走过来,坐在我的身边,那温暖的手掌轻抚着我的肩头,“莲莲,别灰心,爸爸帮你分析……”那一个下午,我和父亲说了很久,最后,父亲像个孩子似地笑了,他调皮地弯起小拇指:“来,拉钩,一定要进步。”我擦干泪珠,伸出我的手,父亲的手依旧那么有力,那是信任、是支持、是深沉而博大的爱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