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7”年之最 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寻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向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知信仰点亮人生
06版:青年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1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12期  下一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知信仰点亮人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团马鞍山市委联络部部长、团当涂县委书记  发布日期:2017-12-22 10:57:43

  初拿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即将打开时,我很紧张,不知道为何是这样的一种心境。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演员通过演不同的戏感知不同人生,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另一种感悟。作为曾经的大学生村官,无论是新知青,还是新青年、新团干部,我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感受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初读时的我是带着读一段经历的心态,走进习近平15岁到22岁青春,感受着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习近平如何给青年作表率的;感受着闯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习近平如何磨砺意志;感受着从城市到农村,“30里借书,30里讨书”,无论环境多么刻苦,习近平如何能坚持读书。反思后,都在不断地告知我,无论在何种年代背景下,青年都应该加大对自身的要求,带着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去成长,坚持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与我同行的气魄。
  再读时的我正坐在从北京前往井冈山的火车上,17个小时的火车,在一路颠簸和床头小灯下,就在这样的心境下,再次感受着习近平的七年青春。让即将到达井冈山继续2017年第2期全国县级团委书记培训的我又多一份责任感。
  书中提到,习近平做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敢于创新,带着梁家河村民们修沼气池;敢于钻研,为了修好沼气池在调研地一直呆到学懂、弄通;敢于坚持,当时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建成了第一个池子,成为了全省第一池,再到后来就变成全省第一村,全村7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老百姓可以说是收益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对团干部提出过“四个必须”、“信念坚定,心系青年,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其实在此书中,也能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可以说是高于这样的标准在要求着自身的。
  为了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中青年时期干事创业的经历,我很认真地去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人民日报》1984年12月7日第四版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青年干部要“尊老”》。写这篇文章时,习近平时年31岁,刚履新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一年。此文真实记录了习近平作为刚刚走上领导干部队伍不久的年轻人的心声。对如今的我们仍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我时常在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如果我出生在那时,感受到那么多共产党员在完全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随时牺牲,成为可能连名字都不会留下的人,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
  我时常在想,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中,习近平在完全看不到是否可以回到城市,要在农村呆未知的岁月,不知未来如何时,他与人民同命相连,早已将自己的青春同这片土地融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怀。
  我时常在想,也许我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但是我希望可以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阶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出我的青春力量。
  其实,瞬间的我发现了如今的我,才深刻理解了信仰点亮人生。因为信仰,才能在完全看不见未来时,始终坚定地相信,曙光总会到来。而我们只需要坚定信仰,豪情迈步前行,哪怕牺牲,但是我们仍在努力着。
  使命已然交付到你我这代青年的手中,我们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