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苑》是安庆市第二中学学生社团百花亭文学社社刊,1997年9月第一期以手抄报形式面世,1998年第二期即采用电脑激光照排印刷出版,迄今已有20年了。在学生中影响巨大,甚至在安庆市市区的学生中也拥有很高的知名度。2002年曾参加由安徽青年报社、省校报校刊联谊会主办的十佳校报校刊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2003年,获全国中小学文学社团样板社刊报。
《樟苑》现由百花亭文学社《樟苑》编辑部定期编辑、出版,每学期初中、高中各出版一期。百花亭文学社在新生入学时招新并改组成立新一届文学社社委会。文学社每年的常规活动有:每学年度上学期组织社员参加三行诗创作比赛、迎新作文大赛等活动,优秀作品选登在《樟苑》上。下学期组织社员外出采风,征集优秀采风作品,刊登在《樟苑》上。《樟苑》还有一个特色栏目“友情链接”,刊登安庆市兄弟学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发挥省示范中学的辐射作用,反响良好。
《樟苑》是学生的刊物,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传承与发展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我们相信,在新课改中,《樟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校长寄语
让青春永不逝去
有人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有人说,年轻是最美丽的风景;有人说,年轻是最激昂的进行曲……是啊,年轻真好。
年轻,犹如缓缓升起的红日,熠熠生辉;年轻,犹如高悬天际的彩虹,绚丽多姿;年轻,犹如奔腾向前的江水,豪情万丈;年轻,犹如搏击长空的苍鹰,雄浑豪迈。
年轻,可以张扬,可以轻狂,可以彷徨,可以惆怅,甚至可以荒唐;但绝不可以没有担当、没有信仰、没有力量。年轻是资本,也有耗尽的时候;年轻是风景,也有衰败的时候;年轻是进行曲,也有结束的时候。唯有蓄积,方能远行;唯有珍惜,方能永恒。
与其将来选择一种方式去怀念年轻,不如现在选择多种方式来丰富年轻。选择奋进,放弃颓废;选择充实,放弃虚无;选择搏击风浪,放弃安逸沉沦……年轻,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未来。
年轻,必定是青春,但青春未必只限于年轻。做好年轻的选择题,让青春永不消逝。
□安庆市第二中学校长 程帮胜
享受孤独
□高二(1)班 许筱曼
辅导教师 李晓媛
孤独挖掘着自然的大千世界。张岱闯入西湖的无人之境,在孤独的万千雪景中遗世独立。戈登汉普顿去广袤的大自然寻求孤独,在寂静中倾听天籁之音,创作出不朽著作《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孤独绽放出了文学的陌上花。三毛带着伤感的粗粝,带着遗世的孤独,一个人跋涉,一个人流浪,一个人勇闯天涯,开创了风靡全国的流浪文学。路遥在病痛和孤独中创造出《平凡的世界》,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简媜恬静的性情与出尘的思想注定了她的孤独,她于是饱读诗书,厚积薄发,创作出清丽且富灵气的作品。
孤独开垦出学问的广袤天地。嵇康抛紫莽、弃乌纱,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独坐江边,抚琴长啸,对月长空,获得了至纯的音乐,一曲《广陵散》传唱千古。钱钟书告别喧嚣,刻苦钻研,学贯中西,终成学界的一代宗师。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默默无闻,终成大器。他们都经受孤独,锐意创新,成为各个领域的鼻祖。
特别喜欢周国平在《独处是一种能力》中说的:“在孤独中有三种状态,一种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孤独,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事物来驱逐寂寞。三是孤独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的确,孤独让我们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和提高自己。孤独常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思想的明灯也是在孤独的天空里照亮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尼采说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身自缄默”。孤独不是单纯的寂寞。寂寞是内心空虚的哀伤失落,是精神上的孤独。而孤独只是形单影只背后内心的充实和盈满。有高尚思想的人永不会寂寞,他们潜心向学,铸就辉煌。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和异于常人的思想,注定了他们的孤独。在开辟道路、独自创新中,他们或许被现实荆棘扎得遍体鳞伤,或许被他人的冷眼和嘲笑践踏得体无完肤。他们的孤独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们的不同凡响注定了他们的百年孤独。
做一个享受孤独的人,在心中修篱种菊。愿一个人追随大自然的脚步,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愿一个人在静谧的夜里思考,探索生命的真谛。愿开出创新的花儿,铸就人生的辉煌。
最忆樟苑夏日荫
□高三(4)班 汪沁心
辅导教师 汪旭阳
岁月荏苒,操场上的野草漫过脚面又悄声匿迹,三年光阴便这样弹指而过。曾在暑气渐收的9月参加开学典礼,也曾在凉风习习的5月接过毕业纪念册。现在我即将离开高中校园,去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
安庆市第二中学古木众多,尤以樟树为甚,和多数同学一样,我对学校的最初印象便是那些郁郁葱葱的樟树。而开始对一个环境慢慢适应时,便又开始将种种草木“熟视无睹”了。直到自己一样样去辨识它们,那些原本陌生的植物们的面庞才开始愈发清晰。但是到了自己落笔去向更多人介绍它们时,却又开始觉得它们对我来说十分陌生,对其用途和特性,仍然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走在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一个无限的循环里,苦恼,迷茫,可也能生出趣味来。也许听旁人说起过它,也许在诗词里读到过它,也许在电视里见到过它,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自己亲眼看到它。那样的感觉,或许就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吧。
我自高二下学期始,开始记录学校里的草木,日积月累,待到毕业时已识得76种植物。利用暑假时间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整理、排版,汇成一本《辞木集》,仅作留念。辞的不仅是木,也有学校与师友;木不仅是木本,也有草本与藤本。
在这么多植物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紫藤。2015年的一枝紫藤开得极好,但2016年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位置,新叶还未发,其他的枝干处有的花已经开始谢了,思忖一番,想,怕是被冻死了。后来等紫藤的花期过去时再去廊下一望,欣喜地发现有叶子长出来了。突然就想起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心下感动不已。
在现代社会发展飞速的今天,生于自然又长于自然的人们却逐渐远离自然。被家中长辈批评“五谷不分”的我渐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情。或许,这一本小小的集子是一个让更多人去熟悉自然的机会。无论是抬头仰望百年古树,还是俯身去看离离野草,都能感受到那无限的、蓬勃的生命力,让人懂得谦卑,令人重拾信心。
我的高中班主任汪旭阳在带着我们做字音、字形的训练时曾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错误的世界里。”语言如此,其他不也是这般吗?虽说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可离真相更近一点没什么不好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听来总是十分伤感,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少年时代是回不去的,可是希望等到下一次与开花的你相见时,会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老规矩遇上新变化
□高三(1)班 高晨昕
辅导教师 朱唐林
老爹蹲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田野和不远处葱茏的山,默默地吧嗒了口老旱烟。这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也接到了村里,年轻人开始时时刻刻盯着手机,老爹问过三子:“儿啊,这手机里有个啥值得你们天天盯着都舍不得松手了。”
三子低着头倒腾了半天他哥淘汰给他的手机才说了一句:“你不懂,这里啊有外面的世界。”
今年是三子走的第三年了,田里的麦子又变得金灿灿的了,又是一年大丰收,可这么好的收成却压得老爹心里沉甸甸的。家里没有年轻人,老爹一个人工作量难免有点大。正当老爹寻思着要不要向村口的陈大娘家借一下三轮车的时候,远处就传来了陈大娘的呼声:“老爹快过来,你家三子回来了。”
老爹一阵诧异,拍了拍裤腿收起了旱烟杆,急急匆匆就往村口赶去。远远就看见村口停着好几辆小轿车,好几个西装革履的人站在一边显得锃亮又气派。老爹正想着三子呢。
三子变了好像又没变,穿得整整齐齐的显得格外精神的三子让老爹又欣喜又欣慰。
老爹瞄了眼一旁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人,问道:“三子啊,他们这是干啥来着了。”
三子搓了搓手,笑着说:“爹,他们可是能带着咱们村发家致富的人。”
“老乡,我想向你打听打听这村里的情况,咱们要搞一个旅游项目和特色农业,想来先问问乡亲们的意见。”其中一个眼镜男问道。
三子正想回话,老爹提着烟杆敲了下他的手背,疑惑道:“咱这儿虽然是山水不错,可这么个穷山里谁愿意来,还有啥特色农业,这种地就种地,还能种出啥花样来?”
那眼镜男笑眯眯地回道:“至于特色农业,是想把咱村打造成农家乐的形式,和旅游业相结合,以此来吸引游客体验一下乡村的生活和种地的幸福感。上面的政策还会给补贴,并且支持机械化。”
老爹还是不太相信,哪有这么好的事儿,这么容易就能赚钱还减轻了农活,这十里八乡哪一家不是只有花钱雇人干活儿,哪有人来干活儿还给钱的。
像是看出了老爹的迟疑,眼镜男热情地邀请老爹和村里其他几户人家去他们的示范基地看看,之后再决定村里要不要这样发展。
老爹随着这群人到基地所在的村落看了一圈儿,地里还是种着粮食,可这村来来往往的更热闹,也比自己的村里更繁华,变化也更大。老爹心动了,这么好的发展要是在自己村里就不愁年轻人还会成群结对地往外跑。
回来之后,留在村里的老人大多都点头同意了,没办法,再过个几年村里没发展留不住年轻人,年纪大的又下不了田了,那地可算是真真正正荒废了。可话虽如此,这些事业发展起来的态势却是喜人的,村里的游客多了,越来越热闹,设施也越来越好,不少人选择回到村里,三子就是最初的那一批。
春去秋又来,老爹和三子肩并肩地坐在田埂上,看着面前的麦田。
三子盯着老爹瘪瘪的烟袋问:“老爹啊,我天天看你带着烟杆,可好久没抽过啦,戒烟啦?”
老爹瞥了他一眼:“小兔崽子,没听到最近来的游客都说烟不好,致癌。不抽,戒了,老爹我还想多活几年看看这世界呢。”
三子嘿嘿地笑着,“老爹怎么样,老规矩现在也不一定就是真理了吧,你看新的变化多好,现在机械化生产使农活减轻了不少,可这日子却过得越来越舒坦了,咱生活的好也不只是靠种田了,国家政策又好,现在村里可都幸福着呢。”
老爹提着烟杆重重地敲了三子一下,“就你懂得多”。
爷俩还在笑闹着说着话,他们的脚下踏着是淳朴踏实的土地,头顶上却是无边无际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