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突出“六个引领” 建设文明校园 让十九大精神在学校开花结果 奋进中的淮北师范大学共青团
03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0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04期  下一期
奋进中的淮北师范大学共青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2-08 10:40:30

  淮北师范大学团委在变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按照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增强育人过程中学生的获得感,为促进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作出贡献。

健全思想引领制度

  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理论平台的构建和思想引领方式的顶层设计,形成以“共青团创新项目”的培育和实施为创新抓手,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和社团文化节的开展为内化平台的“1+4”工作格局,不断创新共青团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自2014年以来,学校共资助立项共青团创新项目93项,加强了共青团组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一批成果在团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被列为共青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单位。

营造文化艺术氛围

  五年来,依托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精心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品牌项目,邀请省内外著名演出团体来学校演出、交流,支持举办一百一十余项校级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文化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
  在第三、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共获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一等奖2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8项、优秀创作奖2项;获全国“校长杯”、“优秀组织奖”和“精神风貌奖”。在2017年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14个一等奖、27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激发学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孙梦琪、谭慧、陈帅、张雅婧等学生获省“创新之星”和“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制订《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2014年以来,共发放学科竞赛奖励90.82万元。2013年以来,我校集体及个人在各类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励156项,443人次;省级奖励871项,2200余人次。

选树优秀青年典型

  积极选树先进学生典型,以先进学生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在2015~2016年度,学生孙梦琪和朱茂发分别获省“十佳大学生”称号;宋亚南和马国良在2017年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作向上向善好青年”活动中分别获“孝老爱亲好青年”提名奖和“创新创业好青年”提名奖。

打造精品名牌社团

  采取A、B级分级管理的模式,培育了薪火义务支教社等数十个名牌社团。薪火义务支教社的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第一版报道。青援社会工作协会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称号。健康星公益协会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优秀团体。“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大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讲师团等学生社团获淮北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优秀青年社会组织”等称号。

强化舆论宣传阵地

  高度重视团属宣传阵地建设,主动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利用“淮北师范大学团委”微博、“淮师青年”微信公众号和“青年之声”开展活动,加大宣传覆盖面,深化网络育人平台,净化网络育人环境。校园通讯站在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2016年度最佳原创稿件暨优秀通讯员评选活动年度考核中以总分第一位列全国大学生通讯站之首,并获年度优秀通讯站称号。学校团学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法新社、美联社、《华尔街日报》等著名媒体报道。

校团委组织学生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


□本版稿件由施学云、马伟,本报记者张仲磊采写

□特别鸣谢淮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