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师范大学在省委、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做文明师生,创文明单位,建高水平大学”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育文明创建特色,文明创建成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省委组织的2015~2016年度全省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中,学校领导班子获优秀等次。2015年和2016年,学校连续进入自然指数(NI)中国大学百强榜,在中国大学ESI高影响论文排行榜(Top paper)上居第137位。
强化思想引领。校党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讲重作”等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凝聚师生力量相结合、与优化顶层设计相结合、与增强办学实力相结合、与培育大学文化相结合,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通过举办理论宣讲、报告会、研讨会、领导上讲台等主题教育活动,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该校入选“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强化价值引领。该校制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刊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专题报道,树立优秀典型。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良好家风。开展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成员”、“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多个家庭被评为省、淮北市“五好文明家庭”。
强化精神引领。加强人生理想教育。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领导干部上讲台、新入职教师培训、处科级干部培训班、重走长征路、开展“双争”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人生理想教育,如何必山、陈贵春、王宜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该校举行。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印发《淮北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16个学院、近200多个团支部、万余名学生积极参与系列活动。培育发扬淮北师范大学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了“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敬业,奉献”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知行合一,学做真人”的学风,凝练出了“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淮北师范大学精神。
强化先锋引领。注重培育、推荐、评选、学习先进典型。该校制定、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举办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演讲大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两人获第四届省高校教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一人获省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二等奖,一人被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开展“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遴选“有大爱”、“有思想”、“有方法”的优秀教师典型。举办师德先进评选、“中国好人”和“安徽好人”评选活动。推出“走进师大菁英”、五一特辑“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劳动者的赞歌”、“双争”先进事迹、十大师德标兵、致敬老红军和抗日老兵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师生的先进事迹。该校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薪火义务支教社社长安智全入围“中国好人榜”。 2014年11月5日,该校精神文明精神指导委员会与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好人”先进事迹宣讲会。
强化实践引领。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打造公益育人阵地。该校先后25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化、品牌化效应已然形成。积极开展帮扶贫困乡村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校党委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砀山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班子成员入户扶贫,与地方政府共同研究扶贫方案,派驻扶贫干部,实施扶贫项目,确保如期脱贫。
强化文化引领。构建弘扬传统文化平台。该校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联合会等为依托,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制定《淮北师范大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实施方案》,获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一项,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获省级智库立项。获省政府社科奖两项。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设置相山讲堂,开设皖北文化和行走隋唐大运河系列讲座。开展读书创作活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图书漂流等阅读活动。举办读书沙龙46期,推荐阅读书目4000余种,举办读书讲座189次,举行读书报告会27次,参加读书活动学生累计达15万余人次。校图书馆获批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成为我省唯一获“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的高校图书馆。开展系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团省委专此致函予以肯定。

薪火义务支教社成立13年来,累计共有八千三百余名志愿者赴淮北市周边四十多所小学开展近两万个课时的教学
《人民日报》曾第一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