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花开润童心 黄梅戏唱响校园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0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02期  下一期
“梨园”花开润童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2-04 15:57:23

□魅力社团:合肥市南门小学
  海恒分校梨园社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曾说过:“京剧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教育年轻一代很好的‘教科书’。孩子们通过学京剧,懂京剧,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人为善,做正直的人、爱国的人、孝敬父母的人、忠于朋友的人。”
  合肥市南门小学海恒分校在2015年10月建校时就成立了梨园社。二年级的学生们在学校和省徽剧团的帮助下,与戏曲结下了缘分。社团目前有18位同学,每周三下午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
  “孩子们平常主要练习一些‘唱、念、做、打’,压腿等等基本功。其实蛮枯燥的,但是孩子们坚持下来了。这对他们的耐力、毅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自豪感、集体荣誉感都增强了不少”,负责社团管理的陈霞老师一直陪伴着孩子们的学习,感触很多。“他们虽然还小,但已经懂得京剧是我们的国粹,要传承传统文化,进步真的很大。”
  学校非常重视梨园社的开展,专门请徽京剧院专业的老师来负责教学。孩子们从基础学起,学走步、学唱腔、学身段,学得有模有样,多次参加比赛还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荣获合肥经开区首届“校园戏曲大赛”一等奖、“戏曲进校园”汇报演出二等奖,梨园社还被评为合肥市优秀戏曲社团。
  办公室主任范亚萍老师对孩子们也是竖起了大拇指,说道:“他们真的特别棒。一点点地打基础,刚开始可能只是当成一个兴趣班,现在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听听“小戏骨”们怎么说

  郭娅楠:刚开始学的时候,下叉下不下去。但我没有放弃,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练习,下定决心要学好。半个学期后,我的下叉就没问题了。我觉得京剧是国粹,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现在,我经常会给家里人表演节目,唱一唱,我感觉很自豪。
  李运晨:学京剧挺累的,尤其比赛的时候,特别辛苦。因为头饰很重,压得头很痛;化妆时,脸上会涂很厚的粉,很痒,如果不注意抠一下,妆就坏了,所以得忍着;鞋子走路也很疼,男同学还会戴上假肚子。刚开始参加过一次比赛以后,真的不想去第二次。但老师一直宽慰我们,一个人想放弃会影响整个团体。后来我们也坚持下来了,越来越熟练。比赛获奖时还蛮有成就感的,努力有了收获。
  夏皖馨:我觉得学习京剧,收获蛮大的,变得更自信、大胆了,现在经常会给家里人表演节目。刚开始是妈妈想让我学,后来是我自己喜欢上了。这是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