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文主题 风见幽香 一扇窗的距离 桂 魂 飘香十里桂如玉
06版:文学擂台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0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01期  下一期
桂 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二(18)班 郭孟萍 发布日期:2017-12-04 15:37:17

□辅导教师  谢  凤

  仲秋将至,清晨6时因昨夜下过的一场小雨而变得有些昏暗且朦胧,然而,那缕伴着些许对上帝有着净洁爱慕的歌声的桂香,仍旧拨开了层层雾霭,滑过点点霜露,在这所校园里处处游走。
  我对桂花最初的感情与其说是不爱,不如说是不屑。只因我察觉喜爱桂花的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我所见过的他们对于桂花的喜爱就如同桂远远望上去的那样,没有一丝惊喜,都只是一尘不变的泛绿或泛黄。又恰是张狂岁月,便提笔写下一首无题小诗:
  偷菊灿灿三分黄,
  换桃谢后一段香。
  游人何须慕桂颜,
  只是老后栀子殇。
  学校里,桂树也有,但并无多少。那些灿灿的黄花总是间隔着些晚开的合欢和早落的银杏遥遥地相望着,但不管是倚在校园的哪个角落,离它近亦或是远,总能闻到那缕香,都只是淡淡的,不似水仙一般一朵花开引得蝶乱蜂忙,也不似荷花那般需要细细地嗅,才能感受到一丝奢侈的清香。这是我和她当时一同站在桂花树下沐浴着这香气时所谈及的。当时只当是闲聊,却没想到从那以后,不知是看见她想到了那缕桂香呢,还是嗅到那缕桂香后想到了她。
  我曾向她诵起过那首诗。她听后,悟到了我对桂花的不屑,却只是轻轻晃动树枝,让簇簇桂花乘着风飘落到我的手中。她拾取了一朵,顺着从林叶间打下的细碎的阳光指给我看。她说,桂花有一个很温柔的名字,她说,它叫木樨。四开的花瓣,中间托起了少些幼蕊,根部,莹莹的黄色染上了不知是心中哪处的湖泊,慢慢地荡漾着、荡漾着,便荡漾出了也是四开着的芬芳。
  我呢喃着它的学名:木樨……木樨……这倒像是个素雅净洁的女子,独倚在日落幽谷中最静谧的那棵老树上。我把它捧在手心里,轻嗅了几下感觉并不像先前所想的那么浓烈。她说,谈及秋月,多数人只会在霜雪中去寻找菊,说它高洁,不与百花争春。然而桂又何尝不是这样?于重霜中孤立,不需你的刻意靠近,都误以沾染芬芳。也确是这样,一簇木樨开,十里知秋至。
  作为母亲,作为宿舍管理员,作为神的信仰者,作为桂的追求者的她也有着如桂般的香。她在千万人之中就仿若那朵四开的桂花。她的这朵花第一缕香开给了家庭,在理应清闲的薄暮岁月,断然选择了自食其力,让人生中最温柔的一缕香访问心无愧。第二缕香开给了学校,那缕香洋溢成我们生活质量上一道风雨无可撼动的铁壁铜墙。第三缕香开给了信仰,让这秋日里每天早晨所嗅到的第一缕香都和着来自安琪拉手中的玫瑰的歌谣。最后一缕香,她选择了桂花,本就是如桂花一般的女人,现在又将自己人生的1/4留给了桂花。
  而如今世事变迁,她已经离我而去,到每天早上叫醒我的却仍然是那熟悉的香。我想,这大概是她们共同的信仰,在每个秋日的清晨6时,让桂魂从根部绽放,清风一缕,便化作了满园的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