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文主题 风见幽香 一扇窗的距离 桂 魂 飘香十里桂如玉
06版:文学擂台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0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01期  下一期
一扇窗的距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4)班 叶 稳 发布日期:2017-12-04 15:36:46

□辅导教师  范学建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某个寂寥的秋夜里,窗外的桂花开了。
  可能是刚刚盛开的花蕊太小,抑或是透过一扇紧闭的窗,气息显得平淡。没有人注意到它的盛放。直到香气最浓的那一刻,我打开了那扇窗。顿时,久违的清香扑鼻而来,仿佛全身被它洗涤了般,舒畅,怡情。
  没有人不爱桂花的清香。尽管,她没有牡丹那样艳丽的视觉震撼,没有荷花那样“别样红”的热烈动人;她没有硕大的花朵、没有重彩的颜色,它只有香,扑鼻的香。这,就够了。只为这一股耐得寂寞的清香,便叫人“生死相许”。
  可惜的是它的花期太短,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虽然一段时间后,会第二次开放,但也匆匆落幕。忙碌的人们本想驻足,却无奈,花已谢,香已去。于是,在桂花盛开的那些日子,便是我那小窗常开的时候。沁人心脾的香,充满了整个屋子,我便默念:“再多开一日。”但无奈的是多开一日,却也意味着更少一日,待花落香去时,我便也沉默了。用那漫长的积蓄、无尽的等待,绽放出这浓烈的芬芳,甘为知音赏。
  关窗,看不见的那株桂花,便如它的香一样,消逝而去;关窗,她便渐渐被忽视,直到被我们遗忘。
  待明年花期之时,记忆再次被唤醒。
  接着,再次关窗,继续遗忘……
  桂花,就是在这样花开花落的循环中,一次次与人们不期而遇,又一次次在关窗中选择了告别。
  关窗的日子里,桂花只是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植物,没有了“九里香”的美称,没有了“清可荡怀,浓可致远”的赞誉。只是一扇窗的距离,她便在不起眼的小角落里独自沉默。青帝来时,在花开之日独自唤醒。芬芳满园,悄然无语。
  有人说,桂花只是几天的花香,在绝大多数日子里,她平庸无比。但,桂花只需那短暂的盛开,只需在最悲凉的时节,展现出最好的自己,短暂的邂逅,足矣。
  花如此,人亦是。
  在冥冥众生中,有太多像桂花那样默默无闻,却在沉淀中绽放光彩的人们。孙家栋、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尖端科技工作者,多年来隐姓埋名投身科研,只为那瞬间的轰鸣响彻神州大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批批革命先驱甘于奉献,为祖国独立富强的伟大理想奋斗终生,只为那天安门前飘扬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人如花,即便隔着一扇窗的距离,即便所有人都忽视了自己,也要积蓄力量,厚积而薄发,也要相信自己,等待花期。
  走过一扇窗的距离,我打开窗,没有香气,但依然涤荡心灵。
  只因花开过,就会永远铭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