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新征途 图片新闻 “老班”乃高人 师生反串黄梅戏 学写中国字 品味中华美
02版:学生记者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40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401期  下一期
师生反串黄梅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12-04 15:31:47

    近日,合肥市第一中学音乐教室里的桌面上,一排鲜艳的黄梅戏戏服及红色的状元帽子格外引人注目,由高一年级部班主任参与的黄梅戏体验活动正在轻松、有序地进行。
    活动伊始,韦永珍老师首先介绍了黄梅戏的起源、发展、代表作品(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代表演员(严凤英、王少坊等)。紧接着,活动的重头戏——毓秀黄梅戏社团的学生教班主任老师“穿戏服,甩水袖,唱黄梅”活动开始了。
    在社团负责人、高一(3)班学生王志蕊的带领下,牛家骥等六位来自不同班的毓秀黄梅戏社团的小老师们开始示范表演穿戏服、甩水袖、念韵白。接着,他们耐心地指导心中重量级的人物——班主任们甩水袖、做身段、念韵白。
    班主任给我们的印象是正襟危坐、严肃认真的,现在,他们放下老师的身段,穿上华丽的戏袍,和同学们一同感受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和学生们学习切磋,演绎黄梅戏的独特韵味。看,无论是“男驸马”袁泉、陈计海老师,还是“女驸马”张春群老师,每位班主任都在认真、虚心地向小老师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黄梅戏的旋律、韵白、身段、韵味在班主任们的手、眼、身、法、步等一招一式中得以完美地呈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这短暂、快乐的时光中得以实现,黄梅戏也将在这样的师生反串表演的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合肥市第一中学毓秀黄梅戏社团供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